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可能我真的有点天赋  (第1/2页)
    九径山在浅川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等景观闻名遐迩,游客众多。    深处有一孤峰兀立,山壁陡峭,直插云霄。因其攀登难度大,又无甚美景,久而久之便没什么人,甚至驴友也打不起兴趣,这里便成为了整个浅川市唯一的“无人区”。    此刻张如一正在这座孤峰顶上,与一位白发老者畅谈。顶上不大的平地上修建了一套精致的庭院,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松树遮挡,阳光透过树林挥洒在地上,也别有一番意境。    张如一叹气道:“黄老,这里灵机稀薄,你的病情只会越拖越重,我还是坚持那句,回无量山吧。”    名叫黄老的白发老者呵呵笑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对时间还有什么好留恋的?折腾了几百年,现在我只想好好休息,你不用再劝我了。”    黄老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说道:“小一,你又收了个徒弟?”    张如一回答道:“是,他有一些特质,非常不错。”    黄老叹气道:“小一,我知道你所图甚大,比我这种老家伙强不少,但是这条路真的不好走啊,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张如一笑道:“总有人要走的,何况即使我失败了,也会给后继者希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黄老笑道:“我是帮不上你什么忙了,有时间可以把你的小徒弟带来我看看。”    听出了黄老话中送客的意思,张如一起身说道:“下次我过来的时候,会带着他一起来。黄老,我先告辞了。”    黄老摆摆手,张如一走出庭院,一个年轻人在外等候,见状急切的上前问道:“张叔,怎么样?”    张如一看着眼前名叫黄九渊的男子,摇头说道:“黄老的情况我只能延缓,没法根治,这时天道轮回,他也不愿回无量山,还是在这里好好养老吧。”    黄九渊说道:“辛苦张叔了,我们自会侍奉好老祖。”    张如一点点头,向山下走去,每一步迈的并不大,但三五步之后,就不见了身影。    黄九渊目光转向庭院,脸色阴晴不定,过了半晌,也转身走开。    此时如一中医馆内,李临已将《二十四卷玉疏集》第一卷的前四章--人体十二经络牢记于心,下一章便是奇经八脉,看着袁青青激动的神情,李临忍不住问道:“师姐,你跟张叔说涨工资,两颗是怎么回事?”    袁青青说道:“张叔没跟你说过这个吗?他没说的话我也不能说,你可以等他回来问他,好了好了,收回心神,继续背,师姐日后的幸福生活可全要靠你了。”    李临见状,只得拿起书本,彷佛回到了高中生涯,每天是背不完的课文,考不完的试。    奇经八脉交错循环于十二经络之间,因其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xue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xue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    纵然李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但是全部背下来也有点头昏脑胀。不过收获也是颇多,此刻,李临对人体十二正脉、奇经八脉、共365处xue道的认知也变得相当清晰。    李临凝神休息了片刻,对趴在一旁玩手机的袁青青说道:“师姐,第一卷的内容我已经背完了。”    袁青青抬起头,考了李临几个问题,果然对答如流没有差错,感叹道:“脑子很好使嘛,小临子。”    李临已经接受了“小临子”这个称呼,敷衍道:“都是师姐教的好,师姐辛苦了。”是哦,玩手机玩的好辛苦哦,李临腹诽道。    “师姐,你当初也背过这个吗?这个《玉疏集》一共二十四卷。。。你现在到哪一卷了?”    袁青青笑道:“我主要练的不是这个,只到第七卷,是为了跟我本家的相互印证而已。”    “本家?师姐你家里也是中医吗?”李临疑惑道。    袁青青说道:“张叔没跟你说吗?他没说的话我也不能说,还是等他回来你问他吧。”    李临无语。    等到了五点钟,张如一回来了,看到瘫坐在一旁的袁青青依旧没个正型,李临正在专心的看着《二十四卷玉疏集》。    李临抬头看见张如一,连忙起身道:“张叔,辛苦了。”一旁的袁欣欣则抬头问道:“张叔,黄大爷那边还是老样子吧,他那种老顽固。。。”正欲说下去,看见张如一面无表情,顿时停了下来。    张如一转头看向李临,说道:“今天学习的可还顺利?”    李临回答道:“多亏了师姐的帮助,这一卷内容已经都记下了。”袁欣欣接嘴道:“张叔,小临子可机灵了。”    张如一愣了一下,说道:“全都记下了?那我考考你。”随后便问了几条经络及大xue的位置、功用等,李林皆对对答如流,没有纰漏。    张如一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