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夜上二贤寨,收服杨再兴  (第2/3页)
这些话。”刘义说道,“父皇做错了事,我们理应规劝,但我们的力量太弱了,根本对抗不了王家,只有壮大我们的力量,才能与朝廷里的黑暗力量对抗啊!”    听到刘义的话,杨再兴默然不语。    “不知兄弟可听说过河东之事?”刘义问道。    杨再兴闻言身体猛地一颤,他抬起头,盯着刘义的眼睛。    “河东之事,我也有所耳闻。”杨再兴的声音有些颤抖,“不知二殿下能否告知在下,朝廷究竟为何要放弃河东?”    “这都是因为王莽董卓等人,向父皇进献谗言。”刘义回答道,“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劝父皇放弃河东,我们想要规劝,却无能为力,前兵部尚书卢植,就是因为此事被抄家,锒铛入狱。”    “可恶!这群人真是该死!”杨再兴勃然大怒,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刘义认真地说道,“总有一天,我会把河东收回。”    “此话当真?”杨再兴闻言眼前一亮。    “当然,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心愿,也是很多人的心愿。”说着,刘义看向杨再兴,“对吧?杨将军,这也是你的心愿吧?”    听到刘义的话,杨再兴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将蒙在脸上的布摘下。    “二殿下是怎么认出我的?”杨再兴问道。    “之前将军进京,我曾远远地看见过你。”刘义回答道。    “可是之前咱们从未有过交流,我还特意蒙上了脸,二殿下究竟是如何认出我的?”杨再兴问道。    “杨将军枪法出众,武功高强,河东沦陷之后却音讯全无,人们都认为杨将军已经战死,但我相信,杨将军这等英雄,不应如此草率地死去。”刘义说道,“今日在山前见识到杨将军的枪法与气质,我便怀疑单寨主所谓的弟弟可能是杨将军,经过方才的试探,我便印证了我的想法。”    “那二殿下之前说的要收回河东,是你的真实想法还是只是一句试探?”杨再兴问道。    “当然是我的真实想法!”刘义认真地说道,“杨将军,回来吧,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需要你来收回河东。”    “那二殿下准备什么时候出兵?”杨再兴问道。    听到杨再兴的话,刘义沉默了一会儿,最终伸出三根手指。    “三年之内,必定出兵!”刘义说道。    “三年?”杨再兴的嘴角微微抽动,“还需要这么久?”    “大鱼与突厥刚刚签订和约,短时间内,父皇肯定不同意我们与突厥开战。”刘义回答道。    “那三年也太久了点吧?”杨再兴问道。    “现在天下动荡不安,我有预感,大乱即将爆发,到了那个时候,短时间内怕是无暇再顾及河东了。”刘义叹了口气。    张角与李自成之事,刘义也已经知晓,但他却并不准备出手干预,原因很简单,他也在期待着大乱的爆发。    王莽想要凭借这场大乱动摇大鱼的根基,刘义也想要凭借这场大乱积累功勋,壮大实力,好实现绝地反击,这场大乱还未正式开始,在王莽和刘义眼里就已经从起义军与朝廷的对抗变成了朝廷内势力的搏斗。    然而,王莽和刘义这两个穿越者都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这是一个全史英雄汇聚的时代,这个世界的闯王军与黄巾军与前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证明,这场战斗的惨烈与艰难将超乎他们的想象,当然了,这都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可是要等三年,河东的百姓怎么办?”杨再兴问道。    “突厥准备长久统治河东,并没有在河东过多杀戮。”刘义回答道。    “那……苏知府和常郡守呢?他们……还好吗?”杨再兴犹豫了一会儿,问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这个我们也不知道。”刘义摇了摇头,“我们的使者也问过苏武常惠二位大人的下落,但冒顿没有回答。”    “唉!”杨再兴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找到一个包袱,从包袱里掏出两封信。    “这两封信,是他们写给自己家人的遗书,我答应过他们,要把遗书送到他们家里。”杨再兴拿着遗书,留下两行泪水,“二位大人……怕是凶多吉少了……”    听到杨再兴的话,刘义也很是唏嘘,苏武牧羊的典故,刘义从小就听过,苏武也是他所敬佩的人之一,他真心的希望,这一世苏武能够和历史中一样,有回到家乡的机会。    “杨将军,回来吧,逃避是没有用的,虽然朝堂很让人憋屈,但只有回到朝廷,才有改变朝廷的机会。”刘义按住杨再兴的肩膀,认真地说道,“跟着我,咱们一起努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