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抄没东林,顾宪成声名狼藉 (第2/2页)
免工商税赋与江南沉重田赋。” “可谁知,朝廷并不热衷于减免工商税赋与江南田赋,反只热衷于免北方徭役与马价银、草料银,热衷于以朝廷的名义夺海贸之利,乃至直接出兵去海外夺,很明显,海贸之利在给本朝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让天子意识到国家之利不只于农。” “所以,究其根本,还是重商所致。” “我们以前竟错了!” “该抑商禁海的!”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一直以农为本,只要以农为本,天子就不会更改礼法,就会重德不重利。” 顾宪成说到这里后,顾允成就叹了一口气说:“说什么都晚了,或许将来新朝会注意到这个问题,进而力主禁海。” 在顾宪成因为身败名裂而痛定思痛地认为天下当重回农耕经济时代,不该开海与开边贸时,整个大明却在大踏步的进入新的时代。 东林堂一被改造成官办东林书院,就正式开始招考大量江南寒门士子入书院读书。 而这些士子一进来就要开始进一步的通识与分科教育,以达到将来有大量技术型官僚出现的目的。 与东林书院一样,走在前面的兴明书院和锦衣书院已经在开始这样做。 整个大明的教育界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更大的变化。 而伴随着的就是大明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宗学和宫学以及专门培养武勋与外戚子弟的官学。 因这些地方不是以培养职业官僚为主,而是给这些皇亲宗室与勋戚子弟提供兴趣培养与发展的摇篮,所以也就在这方面发展的更加迅猛。 “再添马,继续拉!” “让他们都看看,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强!”
驸马都尉万炜就因为兴趣,而受朱翊钧的提示,而在官学指挥着一干勋贵子弟做着马拉半球的大气压实验。 彼时,朱翊钧和一干皇亲国戚以及近臣们为此还特地来了这里,观察这试验。 而因此,朱翊钧和申时行皆眼睁睁地看着官学校场上八匹马拉着一铜球而纹丝不动,朱翊钧还好些,因早就知道这实验而没什么惊讶,申时行等到时认认真真地看着这一幕。 啪! 当马匹加到十六匹,且让铜球在一声巨响后被拉开后,申时行等眼睛睁得则更大。 而瑞昌公主的驸马都尉万炜则因此也高兴和好几个勋贵子弟跳了起来。 唯独另一位驸马都尉戚兴国这时倒皱眉深思起来。 永宁公主见自己夫君皱眉便问:“你怎么了?” 戚兴国道:“我也得尽快把借雷取电的实验做出来!” “因为万驸马他们的铜球实验已经说明,圣意即天意真的可能是对的!” “无论是金鸡纳霜还是石见银山,亦或者现在的铜球压力,都在证明这个说法没错,那说明雷可能真的是电!” “何况,自陛下因此下旨加避雷针于诸殿后的确没再发生雷击大殿的情况,可见陛下说这世间有客观存在的真理是对的,天意如此,我们就得循天意去把电收集起来。” “但皇兄说了很危险。” 永宁公主说道。 戚兴国则道:“你放心,我到时候让我们公主府里的倭国阉奴去收集雷电,我自己不去。” “后湖,你看看,这个图纸如何,所造出来的蒸汽机能像陛下说的那样可以做起功来吗?” 工部左侍郎戚昌国也因为铜球实验而更加相信圣意即天意,而再次来到将作寺,找到在这里任将作寺卿且和自己一起研制蒸汽机的赵士祯,而将自己新画的一幅图纸给了他。 赵士祯接过图纸来道:“都已经失败好几次了,公还没打算放弃吗?” “没打算放弃,圣意既然说这种机器一定出现,那就很可能真的存在,毕竟圣意即天意,你就帮我参考参考,这样设制行不行。” 戚昌国画了一夜图纸,所以有些困,说着就打起哈欠来。 赵士祯一边看着一边就亲自将一盏茶递给了他,说:“陛下既然这么说,为何总不愿意把机器画出来,却要我们自己研发?” “陛下只是说会有,想必具体构造也不清楚。” 戚昌国把茶喝了个精光后说道。 赵士祯点了点头:“我感觉画的没什么问题,但难免还是会漏气。” 说着,赵士祯就道:“这次我让他们用坩埚炼出来的工具钢来镗制看看,如此或许不会漏气。” “那赶紧去试试!” 戚昌国忙吩咐道。 “好!” 赵士祯答应了一声。 而戚昌国则因此兴奋不已地离开了将作寺。 当时,天已向晚。 戚昌国就没再去工部,而是回了枢密使官邸。 他父亲戚继光是当朝枢相,他自然也就住在官邸。 不过,戚昌国一回来就和戚继光打了个照面。 戚继光也就问着他:“去哪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