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一章 让倭人皇族武士做肥料,让更多百姓移民海外 (第1/2页)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二十一章让倭人皇族武士做肥料,让更多百姓移民海外“只要愿意出去,每人所占之田地一亩皆赔十亩田,所占田地优劣不论,皆按十倍赔偿?” “第一年还免田税?” “如果一时不能兑现,到时候可以选择用市价折银?” 王锡爵在传达了皇帝的圣旨后,一干百姓们皆懵了。 甚至,有的百姓都不敢相信,而互相嘀咕起来。 同来这里询问情况的山东巡抚张文熙,见此便在王锡爵朝他递了眼色后道: “你们既然想要土地,而朝廷现在便答应赔偿你们土地。” “这下,总该满意了吧?” “难道还要闹个没完吗?!” “这自然满意!” “我们又不是真的刁民,朝廷的难处,我们也是知道的,知道朝廷不可能在附近还能找出许多无主的田地来赔给我们,如今愿意把外面的无主之田作为占地赔偿给我们,已经是恩宽了!” “我们再胡搅蛮缠,就真不是人了。” “就是啊,何况,朝廷还保证实在是不能兑现,就用银元代替,我们岂能还不知好歹?” 彼时,有潜伏在这些陈情百姓中间的东厂之人先附和着说了起来。 许多纯朴实诚的百姓在想了想后,也跟着点头。 “是啊!” “朝廷愿意给我们田,还十倍赔偿,就很好了。” “果然如今的皇上好,是想着我们百姓的。” 于是,很多百姓都在这时附和起来。 更有东厂的潜伏人员在这时进一步倡导说: “诸位乡亲,我们都给这样好的皇上磕个头后,就都起来吧,别闹了!” “如今朝廷既然愿意尽量给我们赔偿田,我们就该知足了,再跪下去就是真不识好歹了啊!” “毕竟,朝廷也难,建铁路、改河道也是为我们的后代子孙过得好。” “没错!人不能不讲道理,不能不爱国,不体谅朝廷!” “既然朝廷把我们放在心上,体谅我们,我们也得体谅朝廷啊!” 其他东厂的潜伏人员也跟着在这时鼓动着。 因为朱翊钧承诺占据一亩田地就赔十亩,让很多百姓都动了心。 按照历史上土改时的标准,三十亩以上的就属于地主。 因为这是自耕农自己独立耕种的极限。 而现在,那些家里有个十几二十亩且皆要被占据的自耕农,也就更是因此开始幻想着,自己这样子似乎一下子就能成为地主了,也就很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再加上,如今的大明朝廷一直推行善政,本身就很得人心,很得百姓信任。 如今又被潜伏在他们中间的东厂之人一引导。 这些百姓也就纷纷磕头对朱翊钧谢恩,然后纷纷站起身来离开了这里,没再拦驾。 只有一些也假扮百姓,而背地里受乡绅指派的爪牙,在这时着急起来,喊道: “你们这是干嘛,就因为愿意用田赔偿,伱们就接受了吗,血性呢,祖宗呢,土地就有那么重要吗?!” 东厂的潜伏人员在这时都注意到了这些人。 而这些人在接下来自然会被继续盯上,甚至可能会在被确定有违法之事时被抓走。 当然,东厂的潜伏人员也在这时继续反驳这些乡绅爪牙,而说道: “能挣得这么多田地,祖宗知道了也会很高兴的,不会怪我们离开家乡,不守祖业!” “所以,我们也不算对不起祖宗,至于血性,难道非得造朝廷的反才是有血性吗?!” 如此一来。 即便这些爪牙在怎么努力,百姓们还是一哄而散,都开始回家收拾东西,拜别祖宗亲友,准备得田地外迁了。 “你说什么?” “让被占地庶民拦住圣驾没有成功?” 反对派官员孙履升很快就从陈遇文这里得知了地方乡绅拦阻圣驾没有成功的事。 因为他自己就是山东黄河故道附近的乡绅家子弟。 所以,他一直就在关注铁路建造和黄河改道的事,更是早就知道了自己乡里有乡绅们在筹谋鼓动百姓以不想要银元只要田地的理由去拦阻圣驾。 孙履升本来还期待对土地有执念的当地农夫能让朱翊钧被迫搁置这项国策。 只是,孙履升没有想到朱翊钧化解了地方乡绅导演的这场戏。 而化解的方式,竟是答应百姓们请求,承诺用田赔偿要占据的田地。 这简直是一张让任何一农民都无法拒绝的饼,甚至只怕许多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