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8章 正统十三年  (第1/2页)
    再说皇宫内,经过朱咸铭的反复劝说,皇后终于同意了这项计划。    显然在皇后看来,这样安排有利于儿子们的和睦,所以即便不舍她也得同意。    当然了,所谓的不舍更多是因为朱景洪,至于老六她倒觉得无所谓。    只过了几天时间,有关朱景渊掌管市舶司的消息,便开始在朝廷内外传开,这当然是朱咸铭有意为之。    得知消息,太子朱景源非常高兴,随后立刻召集了一众学士议事。    然而到场的学士们,多数人可没那么高兴,纷纷表示一定要小心提防。    “老六被赶出京,难道不是好事?”朱景源实在忍不住发问。    底下有一学士说道:“殿下,虽是好事……然则睿王掌握实权,只怕更会挑起事端来!”    此人总结得很到位,以前朱景渊主持集贤馆修书,只能借此拉拢官员间接插手事务。    和往年一样,皇家的年依旧很折腾,各种仪式各种祭祀各种朝贺……    他的基本盘,就是最广大的士大夫阶层,没有这些人支持他早就被废黜,所以即使不耻于这些人,他还是要维护这些人的利益。    听到妙玉说的这些话,一旁的朱景源也是心惊rou跳,但他也认可这番观点。    反倒是皇帝躲了清闲,除了祭奠世祖陵寝这最重要的事,其余仪式包括祭天在内,全部都推给了太子主持。    “恭送殿下!”    议事散场后,他便来到了内宅之中,想要找元春说说话。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妙玉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即使她现在做得非常好,也只会被人当做利用工具。    只有把这样的太子扶上位,施行仁政天下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妙玉心中呼喊道。    “嗯!”    时间过得很快,腊月最后的几天转瞬即逝,大明进入了正统十三年。    看着远去的太子,妙玉越发坚定了内心,誓要携全教之力将太子推上帝位。    “是!”    屏退左右,朱景源独自往元春寝宫走去,将要到时却发现东侧廊道内,自己儿子正在孜孜求问。    “殿下,我们应该早做打算才是!”徐新安终于开口。    “不只是吃不好,许多人都吃不饱,每天都有人饿死!”    难道说,我东宫的这些清贵学士们,背地里也不干净?    “他们难道还敢欺君?”朱慕椿极为惊讶问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陛下虽然圣明烛照,却也难免会受人蒙蔽!”    经过多番权衡比对,白莲教把朱景源当成了目标,然后就派出了妙玉。    “是啊是啊……若让睿王随意罗织罪名,只怕大祸将至……”    前一个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基本证明已是走不通了,所以才会生出这第二个观点。    但现在不同,若其掌管了市舶司,就可以光明正大出手,以整治走私的名义来铲除异己。    学士们一起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朱景源虽听得烦躁不已,但还是耐着性子熬了下来。    牵着儿子来到了妙玉面前,朱景源面露浅笑道:“民间疾苦,非亲历不可知,往后有时间……多与椿儿讲解!”    顺着朱慕椿跑开的方向,妙玉便见到太子在远处负手而立,于是她立马起身行礼。    这是朱景源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恰恰摸到了事情的真相。    朱景源点了点头,但这一行为违反他的本心,所以他没有再多说什么。    “所以平民百姓,真的每天都吃不好?”    而所谓的“扶持”,便是指扶持一位真正仁君,对其施加影响造福于天下。    皇家子孙,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又岂会知晓民间之疾苦,又岂会明白天下究竟是怎样的天下。    “爹……”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妙玉已经完全确认,这位太子是十足的好人,所以此时心里对其格外尊重。    白莲教内有两种观点,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造反,一个是新出的“扶持”。    东南沿海士绅官商关系错综复杂,走私的事情多数没少干,哪些查哪些不查……完全是朱景渊说了算。    “你们继续,我就不打扰了!”    这些过程,朱景洪基本都参加了,前后也把他弄得很难受。    而这一切,妙玉并不知道。    听到底下人的议论,朱景源还是没明白过来,为何朱景渊只要罗织罪名,自己一方就要大祸将至。    而今年朱景源也很给力,虽然身子骨依旧不太好,但一连十几天的仪式都坚持了下来。    “难道官员们说的话,就一定会是真的?”妙玉反问道。    “可朝廷上下都说,如今乃是千古难逢的盛世,既是盛世又如何会有人饿死?”    老头子真要为太子铺路了……这是朱景洪和朱景渊的共同推测,如此结果让他二人都感到紧迫。    正统十三年正月十六,也就是上元节后第一天,皇帝便正式发布了谕旨,确定了朱景洪兄弟二人的权责范围,并令他二人在月底动身前往金陵。    朱景渊当场奉诏,他确实很想快些到金陵,尽快主事好行“损人利己”之事。    且说襄王府内,接了圣旨的朱景洪,正坐在银安正厅东侧书房内。    在他面前书案上摆着明黄色的卷轴,这便是他刚接到手的圣旨。    此刻,朱景洪的目光死死盯着圣旨,神色阴沉目光极为不善。    好在此时殿内当值宦官侍女已被挥退,否则朱景洪这模样绝对能把人吓死。    别人或许不敢进银安殿,王妃薛宝钗却不在此列,比如此时她便独自一人进了书房,慢悠悠的坐到了侧边位置上。    宝钗很明白朱景洪的心情,她知道自家男人不愿任人摆布,不愿意去那难有建树的地方。    可皇命难违,如今圣旨已下,即便不甘也只能忍着……    正当宝钗思索着,该如何朱景洪接受现实时,后者却突然开口:“此前你说得没错,西北局势变动,我或许可以拖一拖!”    如果皇帝铁了心不用他,即使拖延时间也无用处……这一点朱景洪知道。    可即便如此,他也还是想要拖一拖,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何拖延?”宝钗询问道,同时自己也在思索。    “要不生病?亦或是府里出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