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7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  (第2/3页)
    朱咸铭也不是受气包,他那积攒已久的怒火,此刻也在皇后面前咆哮出来。    “够了……这些话你说过多少遍了?你以为我心里好受?我也是不得已而如此,你可有体谅我的难处?”    在场出现的六位命妇,基本都是伯爵子爵一级,其目的也是都是来走“后门”。    而下一刻,杨清音说出更尖锐的话:“朝廷变动正常,只是没往你预定方向走,你才觉得心里不舒服!”    皇后绝对聪明睿智,把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其实就是在指责皇帝矫情。    这夫妻二人继续争论起来,他们近些年都是这样过的,相处融洽反倒是极少数。    皇后坦然与皇帝对视,平静说道:“我从未有过此意!”    无利不起早啊……看着眼前这些人,宝钗心中忍不住感叹。    “说得轻巧,大明的江山社稷在我肩上担着,我的难处你岂会全知!”朱咸铭又坐了回去。    这件最重要的事说完了,这些命妇们又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京城里的一些闲话。    其中恭维王妃,夸赞襄王嫡长子的话,那是一段接一段且不重样。    半个时辰后,这些人终于告辞离开,宝钗方扶额歇靠在榻上。    微微闭着眼睛,想着如何跟朱景洪措辞时,莺儿悄然来到了她的身侧。    “娘娘?”    任然闭着眼睛,宝钗问道:“谁又来了?”    “回娘娘的话,南城千户所的李副千户派了人来,说是有要事向娘娘通报!”    李文钊是朱景洪的人,只是这人一般不主动与襄王府来往,怕得就是别人说闲话且遭皇帝猜忌。    此刻这人突然有事禀告,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待宝钗睁开眼,莺儿已将信函递到她面前。    莺儿贴身伺候着她,与宝钗可谓是形影不离,那绝对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于是宝钗说道:“打开念来我听!”    “是!”    莺儿并未迟疑,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后,就朗声念了起来轻声念了起来:“禀王府,朝鲜局势生变,今探得朝中大臣,有串联弹劾之行,望娘娘早做准备!”    以往朱景洪也被弹劾过,而且联名弹劾也发生过多次,但李文钊从来没有主动预警。    眼下他主动示警,显然事态已非常严重。    其实早餐得知朝鲜出了变故,宝钗就知道要出大事,眼下看来情况比她想象中更严峻。    无论如何藏拙自污,朱景洪的功绩都太耀眼了,看不惯他的人实在太多,这些人会想尽办法把他扳倒。    而这次,便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该如何应对?    宝钗紧皱了眉头,然后她就发现能做的事情极少。    虽与文官命妇们来往甚多,可这些人肯定靠不住,根本无法影响到局势。    勋贵中的命妇倒是靠得住,可这些人的身份太过敏感,出手相助更可能起反作用。    虽然能做的事不多,但宝钗很快就拟出了三个办法。    首先就是要紧靠皇后,只要皇后还宠溺小儿子,再大的风浪都淹不了襄王府。    其次则是在风波起来后,去求那两位好嫂子出手相助。    后一个办法,宝钗知道基本不会有结果,毕竟风浪就是这两家掀起来的,不淹死人他们又岂会愿意平息。    但她却必须要去做,为的就是把这两家架到火上烤。    平日都说兄弟间怎么怎么好,眼下关键时刻不帮忙,正好让帝后二人看看是什么货色。    想得多了,宝钗的焦虑也慢慢舒缓,因为她发现自己根本不用担心,襄王府完全是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无有灭顶之灾,那么如何借助这次风波,为襄王府谋取最大的利益,就成了她接下来要考虑的事。    从榻上起身,宝钗接过莺儿手中信函,一边细看一边来回踱步。    最终,她走到了一盏灯前,取下灯罩将信件付之一炬,然后吩咐道:“去叫小红过来……”    “是!”    正当莺儿要转身离去,宝钗突然又叫住她,说道:“算了……不必了!”    她本来想的是,把贾家的事捅出来,给太子党沉重一击,再让睿王府与其相争,但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到时候。    这样的非常手段,务必要在最关键使用,达到一剑封喉的目标,现在还没到那个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