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太阳症 冷热交替,身痒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周凡开门没多长时间,便有一个病人走进诊所。    “什么情况,坐下慢慢说,”上下打量了一下病人,周凡说道。    “医生,我感觉身体非常难受,我量了一下体温,有点高。”    病人语气有点虚弱,    周凡:“这种情况几天了?”    病人:“好像有八九天了。”    听到这话,周凡摸了摸下巴,随即问道:“身上忽冷忽热嘛?”    “对的,有时候冷,有时候热,我去医院,人家说我有病。”病人有点委屈的说道。    “冷的时候多,还是热的时候多?”    “好像时间差不多。”    周凡拿笔记下,然后继续询问:“有没有恶心的感觉,想不想吐?”    “这个倒是没有。”    “把手伸出来吧。”周凡决定给他脉诊一下。    眼前这个病人的症状是,太阳症,发热,恶寒,冷热交替,没有恶心的感觉,时间八九天。    这种情况下,会有两种变化,一种是自然痊愈,其实就是感冒,另外一种则是病深入。    这种情况下,把脉可以判断出来,脉微缓者,就是开始变好,不出意外会自然痊愈,不吃药。    另一种情况是,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面对有寒热出现的时候,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效果非常不错,    因为桂枝最主要是发热,麻黄是遏寒,    在辩论的时候。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只是寒热相等,开桂枝麻黄各半汤完全没问题,    但是寒热加恶心的话,那就不是太阳的问题,治疗太阳的方子就不合适了,    这种情况下,病已经进入少阳,严重了起来,这里重点是有没有恶心,有恶心就不是表症了。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身必痒”,因为它不得小汗出。    打个比方如吸管放水里面去,手按到吸管的头拿起来,水在吸管里面,如果手松开水就出来了。    中药为什么要用发表,一发表,毛孔一开开,小便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很多的利尿剂,    排不出来的时候我们用发汗的方法。    你要去发汗一定药性热才发汗,药如果不热,汗怎么出的来,药有层次上的热,    比如我们用的最热的药,比如硫磺很热很热的药,其实硫磺没有毒,硫磺是很热,吃下去很热。    因为太热了,所以才会出现问题,在用的时候,总和一下就可以,药不能用有没有毒来判断,    一个药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用,至于有没有毒,不会想办法解决嘛?    过去我们用硫磺消水肿速度很快,病人水肿很厉害,一剂下去整个水肿消掉了,就是因为大热,    中热的药,温性的药,像麻黄辛甘温性的药。    吃下去以后,麻黄桂枝各半汤,我们发一点表汗,得小汗。    小汗一出来以后,小便就排出来了。    这是我们用这个处方,主要依据就是身必痒。    汗发下去的时候,汗没有办法透发出来的时候,汗已经到了皮肤表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