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八回 燧发枪 (第1/2页)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对于大帅严格自律的行为,孙元化和茅元仪并不觉得有什么失礼,反而乐于等待。 过了一个时辰,杨承应终于风风火火的回来。 看到他们,他边走边道歉:“两位先生,实在对不住,让你们久等了。” “无妨,反正我们已经习惯了。”茅元仪开玩笑地说道。 “哎,昨天晚上和一个老朋友喝酒,不小心喝多了。” 杨承应说道:“这个人,你们都认识。” 本来这种事不该主动打听,但既然话都说到这了,也不禁引起他俩的好奇。 孙元化问:“是谁啊?我们还认识。” “就是前任兵部尚书,现在的金州镇监军崔呈秀。”杨承应道。 “他!” 茅元仪和孙元化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崔呈秀啊,魏忠贤的两大谋主之一,东林党眼中的死敌,居然跑来金州镇。 更神奇的是,大帅居然收留他。 不收留,不会留崔呈秀喝酒。 “没办法。他给了我十几万两白银,我这么一爱财的人怎么舍得不收。” 杨承应搓了搓手,“于是脑子一犯糊涂就收了。” 茅元仪和孙元化对视一眼,都哭笑不得。 大帅是什么德行,他们最清楚不过。 现在金州镇时刻面临着饥荒等天灾威胁,北方又有强敌,正是用钱的时候,大帅了百万百姓的生计来者不拒,也在情理之中。 “大帅今日收留了他,明日可能要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孙元化叹气道:“有的时候,那些自诩‘君子’的清流们,可比恶鬼还难缠。” “不怕,大不了我又玩那招‘断人财路’,保证他们不叫。” 杨承应满不在乎地说。 话说到这里,孙元化没有继续说下去。 “对了,你们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杨承应想起正事。 “哦,是这样的。” 茅元仪也差点忘了正事,“大帅,您想请的人,我们没请到。您知道的,在清流眼中您的名声不大好。” “哎,那就只能靠我们自己啦。” 杨承应心里有些遗憾。 毕懋康到底是做过朝廷大员,并非一般的人物,不是随随便便都能请动。 “是啊,始终等不到回信,我和孙先生自己动手仿制。” 茅元仪说道:“费尽千辛万苦,终于仿制出了一杆合格的新枪。” “新枪在哪里?”杨承应大喜过望。 “在军营里,林字营和女兵营看到新枪都挪不动道了。” 孙元化半开玩笑地说道。 “那还等什么,走走走。” 杨承应急得不行,拉着他们离开。 盖州城南,林字营驻地。 跟着孙元化和茅元仪一起来的张焘,有些紧张。 他正被男兵和女兵围观。 倒不是因为他帅,都经常训练,皮肤被晒得黝黑,谁能比谁好看。 而是他手中的那杆枪,与林字营士兵训练用的鸟铳完全不同,长长的火绳没有了。 还有,张焘身上挂着葫芦,但不像是酒壶。还有用铁做的圆锥体,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这些好奇心,让士兵们在休息之余,都忍不住围观。 但碍于同袍的身份,没有上前摸。 “休息时间不好好休息,干嘛到处跑?” 杨承应的声音传来。 男兵和女兵都赶紧散开,各自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