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 本将赵仁龙  (第4/4页)
楚船上的旗号是己方的旗号。    “你们是何人部下?”    “我乃是固山额真金砺麾下,奉命往石首监利一线驻防,路过公安,靠岸补给。”    “可有军令凭证?”    “尔等上船来验便是。”    守军哨船上的人犹豫了一下,漕船上,放下了绳梯。    他们朝着漕船上张望了一阵,见船上都穿着己方镶红旗的盔甲,而且船上满载物资,看上去不像是假。    于是,他们便决定登船检查一番。    漕船甲板上,站着一员将领,他的左右,列着几员部将。    守军哨官来到甲板,只见四周虎狼之士环绕,心中有些发毛。    他站在甲板边缘,问道:“敢问将军名号?的回去好禀报我家将军。”    “本将,赵仁龙,固山额真金砺麾下亲兵佐领,奉命督粮。”    “将军可否出示军令文凭?”    “自然。”    完,赵仁龙一挥手,身边的部将将一封文书交给了那哨官。    哨官赶紧行礼,爬下了漕船,乘舟火速返回。    很快,查察就看到了这封文书。    文书是卷起来的,上面系着绸带,绸带打结之处,还封着蜜蜡。    一旦拆开,可就不好恢复原样了。    查察心的握着文书,开始为难起来。    拆还是不拆?    万一这里面有什么绝密,自己岂不是要得罪人?    他透过纸卷的洞,向内看了看,隐约看到了几个字眼。    石首......监利......    查察左思右想,还是没有拆开蜡封,他觉得对方既然大大方方给自己验看,不像有鬼。    而且固山额真金砺的军令,他一个参领,岂能拆就拆?    再加上对方旗号与衣甲也都没问题,查察便命人将文书又送了回去,并答应对方靠岸补给。    很快,船队就纷纷朝着城下岸边靠近,落帆下锚。    查察一直在观察着对方,直到对方开始船上搬下鼓鼓囊囊的麻袋。    “台合曼,快带人去问问,他们在做什么?”    “是,我这就去。”    台合曼带着人缒城而下,奔向岸边。    漕船上的士卒还在持续卸粮,将领赵仁龙正在亲自指挥。    台合曼来到赵仁龙面前,行礼道:“佐领台合曼,见过这位将军。”    “佐领赵仁龙。”    “赵佐领,这是在做什么?”    “哦,这是金都统命在下补给给公安县的粮饷。”    “给我们的补给?”    “对啊,我刚才不是了吗?靠岸补给!”    台合曼一愣,他还以为是对方靠岸要给船队补给,没想到是给他们来送补给的。    “哈哈哈,原来如此,我们还以为是给你们补给粮食呢。”    “哈哈哈,怪我怪我,没有清楚,我们还得赶路,这粮草就卸在岸边,到时候你们自己组织人手越城里去。”    “自然自然,多谢赵佐领,我这就回去禀报我家将军。”    “金都统还,让你们一定要坚守公安县,务必不得轻出浪战。”    “明白,我会转告将军。”    台合曼笑呵呵的返回了城墙之上,将情况告知了参领查察。    查察一听,原来是闹了误会,不免自嘲一笑。    这时,数艘漕船上,卸下了无数的大麻袋,在岸边垒出了一道高墙。    大约半个时辰后,寅时中,船队开始起锚升帆,驶离岸边。    查察见状,心中再无顾虑,当即开始调遣城中士卒和民壮,自东门与东南水门出城,开始将粮食搬运回城。    民壮负责搬运粮袋,士卒转运军饷,城东江岸,一片忙碌。    查察满意极了,虽然城中的粮食还算充足,但是谁又会嫌弃粮食多呢?    更何况固山额真还送来了白花花的银子,这可是士气的保障。    寅时末,所有的粮饷全部入城,城门关闭。    守军士气大振,甚至都不困了,在这个人最瞌睡的时候,他们却是个个精神百倍。    查察的人清点了一番,粮食大约有一万石,白银约五万两。    心满意足的查察返回了城楼,今夜的梦,不定都是甜的。    卯时初,空下起了雨。    公安县东南二里外的江面上,二百漕船在岸边停靠,在细雨与黑夜之中,人衔枚,马裹蹄,静悄悄的登陆。    ......    城中,县衙的官仓库房之中,装有饷银的皮箱,开始轻微晃动起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