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颜氏家族反击战!颜先生被气到吐血晕倒!! (第2/2页)
颜成昆很失望。 他没想到,在李加城那样是那样,来到廖家还是这样。 看来李加城和廖家都不会轻易帮助自己。 也就是剩下新昌地产的叶某遵了。 颜成昆父女告辞廖家,匆匆离开。 廖家其他兄妹找到大哥,询问颜成昆匆匆过来到底有什么事。 “大哥,颜先生他?” “他杨爵士的帝国集团要吞掉中华巴士,想让我们出手帮忙,他不愿意拿出颜家的物业抵押,所以也就走了。” 还有这样的事? 这不正是当年他们父亲那一套作风吗? 看来颜家这个中华巴士怕是保不住了。 。。。 叶家。 叶某遵,生于1931年,祖籍浙省涌市,和包裕刚是老乡。 新昌创办人叶更年之子。 看到颜成昆找到自己,了现在中华巴士的情况。 叶某遵直接道:“成昆,我可以帮你。但是,第一,你还是得把相应的抵押物业给新昌地产公司,你以后还不上那些钱,那么只能把那些物业卖给新昌物业。第二,如果能够保下中华巴士,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开发中华巴士的用地。” 只能。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无论是李加城,还是廖家,还有现在的叶家。 其实都是一样。 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忙。 这个时候,颜成昆想到那两位老乡的做法,他直接答应下来,和叶某遵签下那份合作合同后。 颜成昆和叶某遵开始商量对策。 要面对强大的帝国集团,他们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颜家毕竟是中华巴士的创始人,也管理公司那么长时间,只要能够得到其他大股东的支持,他们相信还是可以控股中华巴士的。 。。。 1980年3月17日。
年初二。 晚上19:00。 正在家里的韦理,接到颜成昆打来的电话。 “韦理先生,不好意思,我们中华巴士董事拒绝帝国集团的收购。” 也就是,他已经正式拒绝了。 这个时候,韦理还是那样,似乎已经猜到了一样。 当韦理挂掉电话。 他立刻前往帝国集团会议室。 此时,帝国集团会议室这里,很快来了许多记者。 “各位记者,是这样的,这次召开各位过来,是关于帝国集团增购中华巴士的消息。1980年3月16日前,帝国集团已经买入中华巴士31%股份,我们又从黄耀南先生和黄仁先生买入8.1%股份,相当于已经获得39.1%股份,将近40%股份,已经是中华巴士的第一大股东。” “今晚,我已经得到颜家的通知,颜家明确拒绝帝国集团的收购,既然那样,我们帝国集团将发出增购。中华巴士每股按照30元买入,增购49%股份为止,还是和记证券公司湾子分行和和记证券公司中环分行,明上午8:00登记,先到先得的原则。” 帝国集团向黄耀南家族购入8.1%仲巴股份,每股作价约30元,至此,帝国集团共拥有仲巴公司的股份约39.1%左右,于是帝国集团从暗中吸纳转而成为公开收购。 在帝国集团会议室,韦理刚刚召开新闻发布会。 与此同时,仲巴公司也就此事,立刻做出应对之策,颜家人和叶某遵举行了紧急会议。 会后,颜杰镪在北角的仲巴公司总写字楼向新闻界公布该次董事会决议,决议有三项,分别为: 第一,接受原董事黄耀南以及黄仁的辞职报告,即时生效。 第二,中华巴士公司董事会指出帝国集团的收购建议绝对不受欢迎,也不能充分反映仲巴集团的真正价值,不符合仲巴公司股东及公众的利益。 第三,仲巴公司的物业估值报告,仲巴公司物业的资产净值高达1.7亿港元,即仲巴股平均每股股价为4.港元。 帝国集团给出的30元一股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 颜氏家族除了“动之以情”外,还“诱之以利”。 仲巴公司提前宣布派发出末期息每股0.3港元,从而使该年度全年派息额达每股0.4港元,比1979年全年股息每股0.9港元增长%。 为了赢得股东的支持,仲巴公司董事会还表示日后将每年盈利的0%作股息派给仲巴公司股东,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颜杰镪会还透露了有关方面的持股量,宣称各董事及其合伙人已持有1400余万股份,占仲巴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7.94%。 而就在颜家做出反应的时候。 廖家当时廖氏家族中一名成员廖烈武约占仲巴股份,廖烈武立刻找到韦理,当即把仲巴的股份全部都按照30元每股卖给帝国集团。 算下来,帝国集团的股份已经将近4%,此时离开49%控股,也仅仅差一点。 当晚。 颜成昆和三个儿女,以及叶某遵正在商量的时候。 以为这次必然反击得鳞国集团。 他们又听到一个消息,廖家掌控的仲巴股份,已经全部都卖给鳞国集团。 想到自己昨前往廖家,希望得到廖家支持,哪里想到会是那样。 颜成昆当即捂住胸口。 一口鲜血喷出来。 在颜洁玲三姐弟和叶某遵不敢相信中,颜成昆吐血昏迷过去,当即被送去医院急救。 爆更第一章! 求订阅!!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