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8章:家族化管理失败教训!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性!! (第1/2页)
王按电脑公司攻城掠地之时,m国的另一个科技公司也在崛起,这就是以个如脑见长的平果公司。 下属曾向王按建议研发个如脑,王按却认为研发个如脑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苹果个如脑投入市场后,很快供不应求。 ibm也很快跟进,投入巨资研发pc机。 随着pc机的功能越来越强,王按电脑公司的型机和文字处理机没有任何优势。 王按电脑公司迅速研发出了比ibm和苹果个如脑更好更快的pc产品,但是由于与ibm的个人恩怨,王按执意王按个如脑不与ibm兼容,以一己之力对抗潮流。 王按曾经劝微软公司的比尔·盖次和因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要他们放弃与ibm的合作,转而与自己合作,但是遭到他们的拒绝。 比尔·盖次拒绝的理由是微软还很弱,仍在ibm的荫庇之下,正是需要ibm公司的合作,他不可能背叛ibm。 安迪·格鲁夫早年曾拜会王按,希望王按为因特尔的一款存储器提点建议。 王按却:“如果你早点来找我,就根本不会拿出现在这么差的产品”。 自尊心极强的格鲁夫直接愤然离场,从此对王按怀恨在心,他怎么可能与王按合作? 此时的王按电脑公司,还尚有实力,不至于垮台。但是,王按接下来的一个决定,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从此无力回。 王按不顾董事会一次又一次的反对,执意将自己的长子王列选为公司ceo,将幼子选为王按传播公司总裁。 王按这样做,直接导致公司内部的强烈不满,许多能人另谋高就,其中就包括哈罗德·科佩尔和约翰·坎宁安。 特别是哈罗德·科佩尔,他曾向王按提出了创建现代工作站的建议。 如果当初王按采纳了哈罗德·科佩尔的产品研发建议,那么王按电脑公司就可以另辟蹊径,成为商务计算机市场的引领者,但是商场如战场,没有如果。 事实证明,王列不具备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在他担任ceo仅仅1年多的时间里,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1988年,公司亏损高达4.4亿美元,公司股票大跌90%。 为了扭转资金困境,王列搞出了一系列saocao作,比如:大幅提高软件费用,客户打一次咨询电话,就要支付17美元的费用。 这极大伤害了老客户的感情,也失去了合作伙伴的信任。 1989年9月,王按已处在病重之中,尽管如此,他仍亲自宣布儿子王列辞去王按电脑公司总裁一职。 王列辞职之后,王按聘请前ge总裁理查德·米勒担任王按电脑公司总裁,因为理查德·米勒有过拯救濒危公司的成功记录。 但是理查德·米勒对电脑行业缺乏了解,对客户许下了一些无法完成的承诺,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信誉,拯救行动最终失败。 王按电脑公司急速坠落,王按的健康也急剧恶化。 1990年3月4日,王按因“食管癌”在麻省医院逝世,享年70岁。 199年8月,王按电脑公司破产重组为王按全球,1999年“王按全球”被荷兰一家公司以0亿美元收购,从此与王按有关的企业彻底消失。 王按曾经在自传中写道:“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电脑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跟上世界经济不断地变化,始终走在同行的前面”。 王按在创业初期做到了,但在他的事业后期没有做到。 王按初期成功,靠的是他自己能够不断地发明创造,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他最终的失败,也是缘于他后期创新能力的减弱,不能够再推出新的产品。 再加上,他没有处理好和ibm及其子公司的关系,没有很好地与ibm及其子公司合作交流,同时,公司采用家族式管理,过于看重血缘关系,任人为亲,没有选择更为合适的人才作为公司接班人,导致转型失败。 因此,他的公司最终成为了悲剧。 欧美的百年企业都会先创建一套科学的,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再交由专业人士去管理公司,建立在成熟制度上的合作关系能带来充分的信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