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费诗 (第2/2页)
头子罢了,根本就不配和自己这样的大丈夫并列齐名。 因为汉朝前后左右这四个将军是平级的嘛,而当时蜀汉昭烈帝刘备一同册封的右将军是张飞、左将军是马超。 已知张飞的岁数应该是比关羽的年龄小,因为在正史《三国志》里面记载了,张飞比关羽小几岁,张飞对待关羽,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而同列前后左右四将军的马超,又是已知生卒年资料最详细的一个,肯定是他们之中年龄最年轻的那一个,当时马超已经四十三岁了。 所以关羽也就只能拿黄忠岁数大来说事了,不过这事其实也挺搞笑的,因为关羽虽然具体的生年不详。 但是当时的关羽也已经跟着蜀汉昭烈帝刘备,征战天下三十五年之久了,再加上关羽在跟随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前的岁数。 就算是保守一点估计,关羽当时应该也有个五、六十岁大了,还得是六十岁以上的概率比较大。 因为关羽是年轻的时候犯了事,这才逃离了自己的家乡,后来才流落到了幽州涿郡一带,认识了喜欢结交豪侠和亡命之徒的蜀汉昭烈帝刘备。 很难说关羽到底是在江湖上流浪了多长时间,但至少关羽在犯了事的时候,应该是已经二十岁成年了。 这才加了冠有了字,否则要跟那个典韦一样,家境不好又小小年纪就出来闯荡江湖,混得跟一个盲流似的。 连一个自己的字都没有,属实是惨了一点,所以关羽在受封前将军的时候,有个六十来岁,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而这个时候黄忠多大了呢?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是说老将军黄忠,当时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 不过这其实也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因为黄忠和关羽一样,也是一个具体生年不详的人。 那么考虑到已经六十岁花甲之年的关羽,都能够嘲笑黄忠的岁数大,是一个老东西,那么黄忠的年龄自然也就不会小了。 再考虑到年龄一大,气血衰败等不可抗力因素,那么此时尚可以征战沙场的老将军黄忠。 似乎在罗贯中所杜撰的七十多岁,也就还算是比较合理了,尤其是真正的将军,似乎也不用自己亲自上阵砍杀。 只要能够把指挥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岁数大一点就大一点,只要不糊涂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经验丰富嘛。 不过把关羽和黄忠放到一起对比,那就比较搞笑了,等于是一个六十岁花甲之年的老头,在嘲笑一个七十岁古稀之年的老头岁数太大了。 可以说关羽这几乎是连演都懒得演了,就是在借题发挥地故意表达自己对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不满。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肯定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亲自定下来的封赏。 关羽用黄忠岁数太大,不愿意与其并列为由,拒绝接受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封赏,这是在打黄忠的脸吗? 不,这其实是在打制定了这个封赏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脸,表达了关羽对于此事的态度。 也不知道关羽到底是嫌弃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于自己封赏的官职太低了,还是嫌弃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于给黄忠这样的降将封赏的官职太高了。 而更有意思的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那边似乎也早就已经提前预料到了,关羽在看见了这个封赏之后,会是这么个态度。 所以蜀汉昭烈帝刘备特意派出了能言善辩的费诗,让费诗去荆州为关羽授予这个前将军的官职。 于是费诗面对着拒绝接受蜀汉昭烈帝刘备这个官职任命的关羽,直接就说出来了这样的一段话。 ‘自古以来那些能够建立大业的人,他们所任用的都不会只有一种人,而是要兼容并蓄。’ ‘当年萧何、曹参与汉高祖刘邦自幼就有交情,而陈平和韩信则是后来才逃命归附于汉高祖刘邦的人才。’ ‘论及他们的官爵次序的时候,韩信的爵位最高,但也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因此而有过什么怨言。’ ‘现在汉中王因为黄忠这一时的功劳,就给予了黄忠很高的恩宠,但是说到在汉中王心中的地位。’ ‘又怎么会有人把黄忠与您等同并列啊!汉中王与您就像是同一个整体一样,忧乐同享,福祸共当。’ ‘我认为您不应该在意这些官位的高低,以及爵位俸禄的多少,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奉命行事的使者罢了。’ ‘如果您不肯接受汉中王的任命,我也可以这就马上回去,只是我为您这样做而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 费诗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软硬适中力度刚刚好,既对关羽阐述了一时官职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一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