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我怕我会吃醋 (第1/2页)
第325章我怕我会吃醋 “什么生意?”徐洛好奇询问。 瓦伦丁道:“我打算将一些资产委托给黑石集团,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承接这个业务?” 虽然他是专注于投资赛道的人,但选择一家合适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是属于投资。 “当然可以。”徐洛当即点头,“我们黑石集团就是从事这方面的业务,一定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给你。” 瓦伦丁笑着道:“我也正是看中这点,所以才会跟你们合作,我认为投资于一家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公司,要好过投资于需要创造市场需求的公司。” “我也是这么想的,下注于赛道,而非赛手。”徐洛接过话。 瓦伦丁又道:“我看过你在意大利的演讲,你认为人类即将迎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吗?” “是的,瓦伦丁先生,第三次科技科技其实已经到来,它并不是分散到来,而是全面而至。”徐洛道,“我相信你也能够感觉得到。” 瓦伦丁认真琢磨了下,“或许吧,至少现在冒出很多新心公司,如果是剥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外表,归根结底,他们都跟网络有关系。” “是的。”徐洛点头,“也许现在的硅谷已经有了很多这方面的公司,我认为接下来这些依托于互联网的软件业将会开启新的时代,比如oracle公司。” “你看得很有远见。”瓦伦丁举起杯子,“我们干杯。” 他的眼光极好,红杉资本在一系列投资试水后,就意识到软件行业正在诞生巨大的市场机会。 随后,红杉投资拉里·埃里森的甲骨文,培育软件行业的一位巨人。 瓦伦丁的眼光不止是好在投资的企业能够赚大钱,而是为自己投资的公司带来优秀的领导者。 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只是砸了钱不管,那完全就是烧钱。 “干杯。” 两人轻轻碰杯。 喝了酒后,瓦伦丁又问道:“听你是香港来的,香港那边有没有什么投资的机会?” “如果你是想要投资高新类型的,我觉得香港不具备那样的土壤,这就是为什么我来美国发展的原因。”徐洛摇头,“至少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感知上,美国的嗅觉比香港敏锐。” 除了嗅觉敏锐外,还因为美国有这样的土壤。 香港的大头行业是房地产,关于互联网这方面的科技,完全找不到用武之地。 瓦伦丁点头,随即拿出一张名片,“你是个很不错的伙计,以后我们可以抽时间一起喝喝咖啡。” “我想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徐洛也拿出自己的名片。 酒会本来就是拓展交际圈,两人聊了之后,也有其他人上来攀谈。 如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伊·达里奥。 这位先生在1982年的墨西哥债务违约,随后拉美债务危机爆发的时候破产。 因为达里奥认为美国银行已经过度借债给新兴市场,这将带来巨大风险,于是大举梭哈买入黄金和国债期货,但美联储的成功兜底在达里奥的意料之外。 这场判断失误几乎让他输光一切,公司倒闭,所有员工都被遣散,桥水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员工,甚至没有足够的钱买机票去见一个潜在客户。 最后他靠跟父亲借4000美元才勉强生存,才够支付家庭榨。 经此一役。 达里奥进行深度的全面自我反思,也逐步归纳出自己与交易的“原则”。 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将“桥水”重新建立起来,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