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80_第328章 我们是资本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 我们是资本家 (第1/2页)

    第328章我们是资本家

    “我对自己产业有多少还不知道吗?”徐洛道,“我打算将这家电脑公司作为一个项目,先发展系统,培养生态圈,然后上剩”

    现在做电脑一点都不复杂,左右也只是买一堆零件来组装。

    现在的电脑业界,重要的不在性能,而是在于创意。

    就跟几十年后手机界各种五花八门的造型一样。

    属于蛮荒时代。

    但反过来,除了那一点创意,大家的性能都不相上下。

    而针对这种情况,将各种各样的技能集于一枚芯片中,并将各种芯片组合在一起的电脑也能在市场上攻城掠地。

    戴尔的升级其实就是走的这条路子。

    刚开始的戴尔就是靠从当地的电脑零售商处,以低价买来一些积压过时的Ibm的pc电脑,由戴尔本人自己进行改装升级后转手又卖出去。

    如果翻开这个年代的电脑图鉴,就能看到各种模样的电脑。

    虽然Ibm、微软、苹果,甚至是王安都已经崛起。

    但他们都尚在处于摸索的状态,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所以当苹果的麦金塔电脑拥有图形用户界面这种开创性的东西时,尽管价格很高,但一开售还是卖出了五万台,而且销量还在上涨。

    在左有王安,右有微软的年代,这个成绩可以是斐然。

    而更便夷modore64、Ibmpc及Ibmpc兼容机更是卖出不少。

    陈淑蓉认真思考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难怪你要我去投资芯片和汉卡,看来你是早有想法了,不过我们都不懂电脑啊。”

    其实一开始徐洛只是想跟软银一样,投资芯片跟着分钱。

    但来Ibm一趟后,他就改变自己的想法。

    打算也做电脑。

    或许还可以尝试做一做笔记本。

    虽然他不懂编程,也不懂硬件的制造,但他能够统领大局。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玩意儿。

    将轻薄后的锂电池跟Acorn公司的芯片结合在一起做笔记本似乎有搞头。

    笔记本这个想法并不是他想出来的,osborne电脑公司发布的osborne1,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移动电脑。

    这玩意儿就跟一个箱子一样,它拥有一块5英寸的屏幕以及两个软盘驱动器。

    并且内置调制解调器、电池组和一个内置在塑料机身里面的键盘。

    要是深究来,第一台真正看起来像一台笔记本的便携式电脑是1983年发布的Gridpass1101。

    而现在Ibm设计的pcconvertible也可以算是笔记本的鼻祖。

    还有日本东芝t1000也可以算是笔记本。

    以及去年美国公司Gavilan推出的GavilanSc。

    这款电脑同样是折叠式,三围是更的27\/27\/7厘米,重量仅4千克,同时也拥有一块镍镉电池,能续航9时。

    自从Ibm开发出个人pc后,人们梦想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

    去年,美国《电脑杂志》杂志首度提出“手提电脑”的概念,跟着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

    不过在诞生之初,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笔记本电脑大多体积笨重、稳定性差,这个市场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至于成不成,得尝试了才能知道。

    就跟马过河一样,只有去试试才能知道深浅。

    而且还需要认真去研究其可行程度。

    “我懂吗?”徐洛道,“但我们是什么?是资本家,挥舞钞票请一群人来帮我们造就行了,所以入股芯片的事情,你必须要再快一点,我要在8月份之前看到成果。”

    “再成立一家公司,等把这个系统造出来,再花重金定制一堆硬件堆上去,将项目打包好,然后我们上市融资发展。”

    他搞电脑的想法就跟造车一样。

    目的是上市发展。

    想法虽好,但也要看Ibm弄得怎么样。

    所以他打算接下来准备再去拜访几位业内人士。

    “好,我会亲自督促这件事情。”陈淑蓉回答道,停顿了一下,又道:“过几就要面圣了,你有什么需要叮嘱的吗?”

    徐洛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