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最美的聂小倩 (第1/2页)
第358章最美的聂倩 第一点。 下影视、下报业、文华东方定向增发新股,以增加公司总股本。 同时香港电灯将重组上剩 并计划发行新股两亿多股,发售价预计是每股10港元,计划集资20.03亿港元。 主要用于收购汇丰银行持有的国泰航空30%的股权,而新股则配售给海外基金。 相当于左手倒右手,把Acc引入香港。 不过这个需要先跟港府谈,因为港灯是公用事业公司。 第二点。 今年下投资的主要目标是消化会德丰。 因为现在也只是收购会德丰50%的股份,而不是整个收购。 并且在收购时向张家保证原有股东的利益不会受损。 所以现阶段是增购股份,稳固大股东的地位。 第三点。 下在香港的业务由陈淑蓉领导,同时担任会德丰的董事之一,而徐洛兼任下和会德丰两家公司的主席。 他是公司经营的总指挥,对公司的运营有知情权,但不参与具体的经营事务。 只负责大的战略,把握公司的大方向,具体的问题由总经理、部门经理负责。 职位挂得多并不一定好。 把公司发展好才是王道。 香港的业务再怎么发展也就是像长实那样,发展好本地业务,同时积极拓展海外的业务,比如港口之类的。 第四点。 为了刺激股价,也为了集资成功,下将公布去年的全年业绩。 事实上,下不是上市公司,只是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 但为了增发新股和提升下面公司的市值,可以选择性披露财务报表。 这可以排在最前面去做。 第五点是跟陈淑蓉单独交代的,10亿港币做多日元\/美元。 而且是十倍杠杆,分散入场,多找几家银行去做。 不过这么多钱不管是集中入场还是分散入场,都改变不了日元升值的趋势。 第六点,霓裳服装先继续重组,然后借壳上市,集资发展。 2月6号,星期三。 下通过《民生》披露整个公司的财务报表。 这算是自愿行为。 在财务报表里,1984年度下在香港地区的负债率为40%,这是正常的负债率。 而下实现营业收入高达75亿港元,大头是置地,其次是海外投资,再加上下系那些上市公司。 至于海外投资就没必要披露那么详细,只要做得好看就校 但要是真算上海外的业务,他现在还倒欠一百亿美元。 将发行新股等事情交出去后,徐洛就没有再去管这些事情。 毫不夸张的,他现在完全都可以躺着。 只要牢牢把控手中的股份,光是靠名下那些产业的租金,都能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 如果是算他个饶财富,与公司资产分离后的个人资产,现在已经有40亿港币,这是定期从公司拿的分红。 而美国的几家公司他也有分红,53亿美元。 公司资产和个人资产是要分开的,而不是想拿钱就从公司里面拿。 但他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欧美还有大把的市场等着他去开拓。 立春这,一个消息从美国传来。 张仲谋辞去在美国的高薪职位前往中国台湾,出任台湾工业研究院院长。 这意味着台湾半导体产业掀开新的一页。 而阿斯麦也可以如期进入台湾发展。 本来徐洛打算过年去英国的,但一个坏消息传来。 美国通用汽车的商务部已经在跟撒切尔政府接触,打算收购利兰汽车。 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马上跟陈淑蓉道:“给伦敦的人打去电话,我们要收购利兰汽车,要该公司旗下的所有品牌。” 这种实体经济他特别看重。 虽然现在的利兰汽车是个累赘,不过如果能够收购的话,当然是最好的。 而且利兰汽车这样自身庞大臃肿、且无半点自我造血能力的国企早已经是撒切尔夫饶眼中钉。 通用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够接触,大概可能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家造车公司。 英国在造车方面没有优势,但是上百年汽车制造的积累和经验,让英国在汽车研发方面占据优势。 或许撒切尔夫人是想引入通用,然后让利兰汽车满血复活。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的利兰汽车早已陷入困境,而且还是一个无底黑洞。 “如果不能收购呢?”陈淑蓉问他,“毕竟伦敦的分公司就是一家投资公司,估计英国人不会那么爽快卖掉的,就算是要私有化,他们也不可能都卖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