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导演_0307 【焦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07 【焦点】 (第1/2页)

    "这两天大家都在谈论央视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少看电视的我晚上在家也等着看.全体网民为一套讲美食的纪录片而兴奋,这件事情在当下的中国十分罕见,值得深究."

    "……"

    "美食事关童年记忆和身份认同,是最有效的族群凝合剂.身为中国人,再怎样的‘世界主义’,他还是会有一颗中国胃——一颗见过世面的,被惯坏了的,挑剔的中国胃.《舌尖上的中国》的聪明和讨巧之处就在,给中国人看,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给外国人看,是软实力建设."

    著名文化评论员乔苏,在自己的报纸专栏上,发表如上评论.

    "这几乎是部让人很难忍心去批评,去吹毛求疵的纪录片.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审美趣味上,它都已经是当下社会电视人能呈现出的最佳状态它通过饮食所勾勒出的中国,也几乎是超越意识形态和地域,阶层差异乃至撕裂现状,而成为被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某著名公知谢勇.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他们真正潜心下来,做得扎实,做得深入,不搞噱头也不戴高帽,平淡平实,但恰恰是这样的纪录片,最能打动你我."——某报专栏作者蔡华峰.

    "谁也没想到,一部纪录片,能热成这个样子.就像谁也想不到,二十多岁的万小虎,会成为中国电影的象征.第一次听到《舌尖上的中国》是在《永无止境》的庆功宴慈善晚会上.简单的做了一个宣传,看过就忘记了.但是现在,身边都是在讨论这部纪录片的人,一部真正让你流连忘返的好片子!"——作协作家刘莎.

    一时间.大江南北,都洋溢在《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魅力下,第一次,一部纪录片在收视率上,完爆各大电视剧,第一次,80,90后的小青年,都整齐划一的坐在了电视机前,收看央视一套.即便是大晚上时光网或许是最能体现《舌尖上的中国》有多么轰动的地方.

    作为中国第一家,也是最权威的一家影迷交流门户网站,时光网这几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电影上.已经涵盖了音乐,书籍,电视剧,电影,游戏等等一系列文化产品,著作的交流.

    已经是和馊狐,新狼,网难并称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并且依靠时光帖吧,丫丫语音,优酷视频,正向第一大娱乐门户发展,这里是网络最大的交流中心.

    《舌尖上的中国》的专栏,已经在半个月时间里,发展到了二十万条评论,超越了原先评论最多的《通缉令》的十八万条,高居第一.其中旧时光评分亮度98.458家影评人代表,其中449家给了合格分,只有9家给的是不合格.

    这九家不合格,其中一家是《南方周末》报社记者,给了2/5分,理由是:"《舌尖上的中国》没有批判精神,向外界勾画了多姿多彩的中国,而事实上中国远没有这么美好,不要忘记三年饥荒!而且总是说大自然的馈赠.却忘记人类是如何破坏大自然的."

    原本这些鼓吹资本化的走资派媒体.因为经常报道一些中国发生的不好现象,让读者感觉这家媒体不错.敢于说真话.但是这一次失效了,底下骂声一片.

    【yangminfafaf】直接开骂:"你们就见不得说中国有一点好是吧,非要整天说中国要崩溃了.中国要灭亡了,中国人都是无人权才是好的对吧!煞笔媒体!"

    【疯狂胖象】同样骂开:"本来就是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到你们嘴里面,就是美化现实了,中国美不美,不是你们这写无良记者能代表的!"

    【也是的确】则说:"可以关注人类破坏自然的事,但是没必要在这部纪录片里展现,介绍美食突然来个地沟油,有意思吗"

    打不合格分的另外一家是旅美作家沈睿,这个老太婆只给了1/4分:"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其他国家的饭不如自己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老百姓吃不起牛排这样的大rou,中国做饭的rou是猪rou……舌尖上的中国,好吃是好吃,但绝不比舌尖上的美国或舌尖上的法国更好,比起舌尖上的意大利,就更差之千里了.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共存的地方,舌尖上的美国,比舌尖上的中国要丰富多样得多,在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忍不住想:alism(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真是个坏东西,连人们的舌头都被熏成或污染成有这种味道的了!"

    面对沈睿如此厚颜无耻,跪舔美国的言论,网友们笑死了.

    【我是中国龙】无语:"今天偶尔看到了她的影评,然后进了她的时光网主页,看了留言板,是个支持藏~独的煞笔,说出这种脑残的话自然就不奇怪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