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学堂  (第2/2页)
r>    “这学堂入学还有门槛?”    “当然有啊。轻易得到的东西,人往往都是不会珍惜的。”李枫一脸深沉的说道。    “去学堂看看吧。”    李家庄的学堂和别处不同,按年纪分为三个班,分开教学。    三人在初级班门口站着,听着里面的孩子读书: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李氏,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李世民在门外听了一阵之后问道:“这学的是什么?”    “这是三字经,开蒙用的。”    “这三字经朗朗上口,乃何人所著?为何从未听说过?”长孙无忌问道。    “不才,正是在下。”李枫“不好意思”的说道,心里又加了仨字:“兑换的”。
    “李县男果然是大才啊。”李世民赞了一句。    三人又走到中级班的门外,中班此时正在上数学课。    “这是学的九章算术?”长孙无忌读的书比较多,听了几句就知道教的是啥了。    “孙员外好耳力。”    “为何不学五经?”李世民问道。    “学五经干嘛?”    “五经乃是儒家经典,其中蕴涵至理,怎么会没用!”    “那玩意儿也就骗骗自己,你问问你自己,你信吗?”李枫不屑地说道。    “某当然信!”    “君子六德:智、信、诚、仁、义、忠,你做得到几点?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你做到了几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会几样?”李枫斜着眼问道。    “某……”长孙无忌很想拍着胸脯说,自己都做到了,然而理智告诉他,他一半都做不到。    “再说了,数也是儒家六艺嘛,他们又不考科举,你纠结那么多干嘛?”    “那边是学什么?”李世民指着高级班问道。    “那边不一定,有学五经的,也有学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的,主要看学生的天赋和喜好,因材施教嘛。”    “天工开物?”    “对啊。”    “这又是什么书?不会又是李县男所著吧?”    “不才,也是在下。”李枫版本的天工开物包括: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锤煅、杀青(造纸)、五金、丹青(矿物颜料)和珠玉。但是内容和原版的天工开物不太一样,很多技术被删减,也加入了不少新的东西。    “这天工开物是什么书?”李世民来了兴趣。    “一些农业百工之术罢了,没什么稀奇的。”    “哦?不知可否借书一观啊?”李世民的兴趣更浓了。    “自无不可,王潮去拿一套教科书来。”李枫对一边的王潮吩咐了一句。    王潮很快就拿了一套删减版教科书过来,李枫转交给了李世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