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7章 天子启:朕又不是二世胡亥! (第3/3页)
iv id='gc2' class='gcontent2'> “昨日辰时,陛下昏睡难醒,宦者令第一时间将此事禀奏太后。” “之后,太后一边召见太医令,一边召朝中公卿,于长信殿外等候。” “也就是在那时,太子也得到消息,到长乐宫等候召见······” ··· “最终,朝中公卿和太子,都并没有得到太后的召见。”阑 “只等太医令明言‘陛下无恙’,太后便让公卿百官和太子各自离去,各司其职。” “但在等候召见的这段时间里,不明所以的朝中公卿,曾先后凑到太子身边,探太子的口风······” 说到这里,周仁便自然地低下头,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 作势要将竹简递上前,却见天子启对自己稍一昂首,周仁便将递出的竹简收回,又自顾自摊开来。 再于竹简上大致扫视一眼,才对天子启继续说道:“昨日长乐宫,除了御史大夫晁错、内史田叔,以及少府刘舍之外,其余公卿,基本都曾聚在太子左右。” “尤其太仆袁盎,更可谓从始至终,都不曾离开太子左右。” “但对于袁盎的亲近,太子却似乎有些抗拒;”阑 “——而且不是避讳、避嫌的那种抗拒,而是对袁盎这个人,太子,似乎愈发有些厌烦了······” ··· “对于其他人的探听,太子也不多言,多以‘君父抱恙,臣子唯兢兢业业,为君分忧而已’应答。” “离开长乐宫之后,太子也专门派人,各自前往临将、河间等诸王王府,明告诸王:陛下抱恙,为免节外生枝,请诸王各居王府,以闭门谢客。” “回到太zigong之后,太子也挂牌谢客,并专门告诉太zigong迎来送往的属官:无论是朝臣公卿,还是郡县官吏,凡手握兵权者,一概不见。” “若真有掌兵者求见,则径直引往长乐,亲见太后,以自查‘居心叵测’之罪······” 随着周仁低沉、平缓的语调,天子启面上笑意,只rou眼可见的一点点直达眼底;阑 待听到最后这一局‘自查居心叵测之罪’时,天子启面上虽已满是笑意,嘴上,却又毫无征兆的发出如是一问。 “卿以为如何?” ··· “依卿之见,太子这番举动,是由衷而发,还是惺惺作态?” “如果有朝一日,朕真的有什么差错,那太子,可还会如此般?” 听闻此问,周仁却根本不敢像先前那边沉吟思考,只毫不迟疑的对天子启一叩首。 “太子仁孝之名,凡三秦之地无人不知;”阑 “虽然太子的仁孝,过去更多是对母亲——对贾皇后,但能知道孝顺母亲的人,是不会不知道孝顺父亲的道理的。” “作为儿子,太子仁孝之名扬天下,当然孝顺陛下;” “而作为臣下,太子少年老成,为人处世讲究堂堂正正,不屑于阴谋诡计。” “所以在臣看来,太子并不是在惺惺作态,也没有惺惺作态的必要。” “——毕竟陛下真要有个万一,太子······” “咳咳咳······” “太子,也并不需要有什么举动······”阑 面色颇有些古怪的道出一语,周仁便迅速低下头去,摆出一副‘我刚什么都没说’得架势; 而在周仁这番话传入耳中之后,天子启,却陷入一阵漫长的思虑之中。 “唉······” ··· “当年,父皇抱病卧榻之时,朕······” ··· “唉~”阑 “罢了罢了······” “人食五谷杂粮,便必有生老病死。” “躲不过的·······” ··· “近些时日,匈奴使团那边,卿,多上些心思吧。” “和亲的事儿,基本已经定了。” “但终归是件屈辱的事,长安坊间的舆论,必然好听不到哪里去。”阑 “其中,不乏就有些浑水摸鱼,甚至于想要搅浑了水,以乱宗庙、设计的人。” “——喏······” “唉······” “去吧······” “朕,乏了;” “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