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述职  (第2/2页)
鲲刚走,陈昊和庞斑两人在收尾,把今天进账的钱都叠好,拿皮筋套上,对完账,没有差错,最后陈昊把钱放到背包里。    “先闪了,今天辛苦!”    拍了拍庞斑的肩膀,陈昊背上包离开。    刚下楼,楼下饭店的王叔打着招呼。    “小昊,回家去啊。”    “对啊,王叔今天是生意可好?”    “岂止好,今天店里只要是能吃的,全都卖光了,我现在还没吃上饭呢!”虽然没吃饭,王叔依旧满脸红光,赶紧问着,“对了你家活动弄到啥时候?”    “明天还有一天就截止了。”    “啊,就剩一天啦,成,后面再办活动提前告诉我哈~”    “没问题~”陈昊答应着,然后向家的方向走去。    身背巨款,现在的他底气十足,步履如风。    ......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梁惠王》    述职在当今泛指向上级或主管部门周期性陈述汇报工作情况。    所以大部分人每到述职前准备述职材料都急的抓耳挠腮,因为大部分人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肯定都是没达到预期的,资本家们就可以以此少发奖金。
    既然结果不理想,那么述职重点放在过程上也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做了多少工作,那既然没做出多大成绩,又想表达自己做的内容很高大上,并且想表达这些工作内容很牛逼,前景很光明,那怎么办呢?    利用互联网黑话反向画饼。    互联网黑话就成了无往不利的工具,直接拉高自身逼格,什么多元赋能、发力、抓手、闭环.....啥高大上名词只要用不完就往死里用。    比如这段典中典:底层逻辑是打通信息屏障,创建行业新生态。顶层设计是聚焦用户感知赛道,通过差异化和颗粒度达到引爆点。交附加值在垂直领域采用复用打法达成持久效益,体验度量作为闭环的评判标准。亮点是载体,优势是链路。思考整个生命周期,完善逻辑考虑资源倾斜。方法论是组合拳达到平台化标准......    通篇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愣是需要请个中文翻译。    谁给翻译翻译!这TM说的什么TMD意思。    嗯,这就是某互联网大厂的工作报告内容摘录,以前有些高管还真吃这套。    以至于互联网黑话都破圈了。    夜店的气氛组不叫气氛组,那叫电子音乐事业部。    销售也不叫销售,那叫CRM客户关系管理,一下就高大上了,蹦上洋迪感觉就是不一样。    估计是互联网圈大佬们从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稳中向好....这些词中得到的灵感。    加班不叫加班,那是福报。    裁员不叫裁员,叫被毕业,向社会输送人才....    一个个人五人六的全尼玛CPU大师!    ......    现在陈昊可没有这样的焦虑。    他回到家,果然两位“领导”眼睛瞪的溜圆,显然是等着自己的“述职”。    没有任何废话,拉开背包的拉链,    啪啪啪啪啪啪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