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平津形势 (第2/2页)
“如今,我个人认为如果小鬼子一旦有所动作,极有可能是在北平一带,而且最有可能的具体地点便是丰台。” 方如今向这位老上司投去钦佩的目光。 丰台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战略位置。 它位于北平西南,自清末民初建立火车站以来,交通四通八达,客货运输畅通,北宁、平绥、津浦、南满等路线,均以此为枢纽。 它被称作平津的南大门。 日寇要侵吞平津、占领华北乃至全中国,必须首先把丰台搞到手。 为此,他们费尽心机,搞了许多动作。 “张组长,这一点咱们想到一起去了。” “怎么,你也觉得是会是丰台?” 方如今点点头,他是知道卢沟桥事变的,但张鑫华推测出了这个地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如今,事实上,近期中日双方军队已在丰台发生了两次冲突。” “什么?” 方如今的认知当中一直以为志村菊次郎是日方突然发起的,没想到听了张鑫华的话,才清楚人家早就在搞预演了。 丰台镇的主要地面,尤其是火车站,由我方军队守卫着。 日军则驻在火车站东北角的一处原英国兵营里。 两军驻地相距仅数百米。 6月份,一列满载中国士兵的列车开进了丰台。 不远处,几名中国士兵正悠闲地放牧着军马。 刺耳的火车汽笛划破长空,惊动了正在悠闲吃草的军马,,间变得狂躁不安,四散狂奔。 士兵们反应迅速,纷纷上马追赶,试图控制住这些受惊的战马。 然而,一匹最为迅猛的军马,如同脱缰的野马,不顾一切地冲向了日本兵营的建筑工地。 日军一直在等待的闹事机会,竟然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降临。 他们迅速行动,扣住了那匹闯入禁地的军马。 我方士兵见状,心急如焚,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在这敏感的对峙时期,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爆炸性的后果。 而日军扣马的行为,无疑是在挑衅,也是在试探我方的底线。 一场看似偶然的冲突,实则暗含着双方深层的较量与博弈。 丰台镇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中国士兵快步走至日军营房的大门前,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尽量平和地与站岗的日本兵交涉,一字一句地要求他们立即放还那匹被扣的军马。 但日本兵却一脸傲慢,不仅拒绝还马,还突然暴起,对着其中一名中国士兵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被打的士兵捂住剧痛的腹部,周围的同伴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将那名日本哨兵团团围住,开始据理力争,要求对方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道歉。 然而,日本兵并未因此收敛,反而像是受到了某种信号的召唤,呼啦啦地跑来了一大群,他们荷枪实弹,气势汹汹。 双方争吵起来,眼看就要动枪。 这时,路过此地的几名军官赶来制止了自己的部属,喝令他们离去,才暂时平息了事态。 次日,日军竟变本加厉,蓄意挑起新的事端。 他们精心策划,派出一名巧舌如簧的汉jianian,大摇大摆地闯进了中方的军营马厩。 那汉jianian一脸嚣张,硬生生地说这马厩乃是他的私人财产,要求中方士兵立刻腾出地方。 几名中国官兵闻言,气得脸色铁青,但依旧保持着冷静,据理力争,用事实说话,直驳得那汉jianian无言以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可就在这时,形势突变。 二三十名日本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他们一个个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眼神中充满了杀意。 二话不说,对着中国士兵就是一顿猛刺,当下就有几名士兵被刺伤,鲜血染红了衣襟。 中国士兵见状,忍无可忍,纷纷拿起武器,奋起自卫。 刀光剑影中,也有几名日本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日军以此为由,中方军队提出了抗议: 一、向日方道歉; 二、赔偿损失; 三、惩戒肇事军官; 四、中方自丰台撤出。 长官考虑半天,才说:“接受前三条!” 日军不干。 他们提出的四条要求中,最要害最关键的便是要中方军队撤出丰台。 目的达不到,他们怎能善罢甘休呢? 日方继续提抗议,坚持四条要求一条也不能少。 中方不敢硬,又不愿软,只好变了个戏法: 将与日军发生冲突的部队调往颐和园驻防,而将另一个营调到丰台。 这种忍让满足不了日军贪婪的欲望。 日军需要的不是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调防,而是独占丰台。 一时间,华北大地,风云变幻。 日军华北驻屯军秘密给驻丰台的部队下达了一项紧迫的特殊使命: 加速营房建设,为即将到来的大部队进驻丰台做好万全准备。 这项任务原本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但在日军的疯狂赶工下,竟然不到两个月就奇迹般地竣工了。 随着营房的落成,步兵旅团第一联队第一大队,约两千人的精锐部队,强势进驻丰台。 兵力瞬间超过了中国驻军的五倍,仿佛一夜之间,日军的羽翼便丰满了起来,气焰也愈发嚣张。 九月的一个寻常日子,却因一名日本侨民的无端挑衅而变得不再平静。 这名侨民无故闯入丰台中国驻军营地,对卫兵进行无理纠缠,故意挑起事端。 卫兵们一再忍让,却终被激怒,双方由口角升级为厮打,混乱中,日本侨民不幸被刺伤。 日军借此机会,再次向中方军队提出抗议,声称“驻丰台日军感受到了来自中方的严重威胁”,并要求中方军队立即撤出丰台。这一无理要求,与上次如出一辙。 中方军队秉持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再次派出代表进行交涉,谈及赔偿、道歉、惩办打人者等常规处理方案。 然而,日方代表却冷笑一声,明确表示:“我们对那些赔偿、惩戒、道歉的例行公事已经毫无兴趣,我们唯一需要的是——撤军,中方军队必须立即从丰台撤出。” 面对日方的强硬态度,中方代表深知抗议无用,只能无奈地表示:“我们无法直接答应,也无法直接拒绝,只能先拖下去。” 于是,这场关乎丰台归属的较量,再次陷入了僵持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