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七十章 走脱 (第2/2页)
巷内逐渐恢复了平静。 石原熏站在原地,刚才激烈的战斗让他体力消耗巨大,且受了伤失血过多,让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但总归是熬过去了,强忍着疼痛,撕下一截衣袖,简单包扎了一下身上的伤口,踉跄着扶着墙壁,一步一步往前走。 刚走十几米,石原熏就听到前方巷子拐角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对话声。 “警官,前面有个老东西手里有枪,还杀了我兄弟,你们可得把他抓住啊!” 那声音正是方才离开的疤瘌头目的,带着几分焦急与怨毒,让石原熏心中一凛。 他瞬间明白,疤瘌头目不仅仅是去而复返,竟然还报了警! 警察的到来意味着更多的麻烦和危险,他绝不能让自己陷入包围之中。 石原熏当即转身,不顾身上的伤痛,拼尽全力往后逃去。 受伤的石原熏沿着小巷七拐八拐,企图甩掉身后的追兵。 但那些追兵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紧追不舍。 他每跑一步,伤口就扯动一下,疼痛难忍,但他的脚步却不敢有丝毫停歇。 石原熏跑得头晕眼花,几次都差点摔倒。 他喘着粗气,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渐渐地模糊了他的视线。 但他知道,此刻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再也没有逃跑的机会了。 只能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继续在小巷中穿梭。 也算他命不该绝,在一条巷子里出现了两个身穿军装的身影,这两人好像是刚从一家人家走出来,腰间的牛皮武装挎着盒子炮。 看到石原熏这副狼狈模样,两人都露出了惊诧的神色。 石原熏心中一紧,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现在不能露出任何破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故作慌张地对两人说:“两位长官,快!快帮我!我遇到了劫匪,他们就在后面追我!” 两个军人闻言,立刻警觉地环顾四周。 其中一人对石原熏说:“你先走,我们在这里拦住他们!” 说着,他掏出了手枪,迎向了小巷的深处。 石原熏点了点头,强忍着疼痛,继续向前奔跑。 石原熏在小巷中飞奔,身后很快响起枪声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他心头一紧。 他不敢停下脚步,更不敢回头去看,只知道此刻的自己必须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哪个倒霉蛋被打中,他已经无暇顾及,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穿过几条曲折的小巷,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什么人发现。 终于,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子旁,见四周无人,便偷偷溜了进去。 在院子里,他找到了几件晾晒着的衣服,心中一喜,迅速将它们揣进怀里。 接着,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脱下满是鲜血衣物,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伤口周围的血迹,每碰一下都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不处理好伤口,自己可能会因为感染而丧命。 石原熏处理好伤口后,小心翼翼地换上了偷来的衣服。 这套衣服虽然有些旧,但还算干净,穿在身上,暂时掩盖了血迹。 他费力地系着衣扣,手指因为疼痛和紧张而微微颤抖。 换好衣服后,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脸色也变得越发的惨白。 长时间的奔跑和紧张的情绪让他的身体几乎到了极限,硬撑着走到了大街上。 赶巧的是,就在这时,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石原熏心中一喜,暗叹自己幸运,急忙招手。 在这个时候的金陵,出租车并不多见,车一停,他强忍着身体的疲惫和疼痛,拉开了出车门,坐了进去。 “去……去扬子饭店。”石原熏喘着粗气,声音有些沙哑。 司机从后视镜中瞥了石原熏一眼,见他脸色惨白,心中虽然疑惑,但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发动了车子。 扬子饭店最初名为“法国公馆”,后改为扬子饭店。 饭店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西式古堡和中式元素,早期主要为外国领事机构、金陵关、洋行等中外高级职员和达官贵人提供服务,后成为外国政要和使节驻宁的首选居住地。 为了避人耳目,他特意让司机将车停在了饭店的后门。 付了车费后,他踉跄着走了进去。 然而,出租车刚一驶离,石原熏并没有如常人所料那般留在饭店内,而是迅速从后门溜了出来,四处张望,确认没有被人跟踪后,便叫了一辆黄包车。 “先生,您去哪里?” “先往前走吧!”石原熏有气无力地对黄包车夫说道。 黄包车夫点了点头,没有多问,便拉起了车,载着石原熏往前走。 石原熏选择乘坐黄包车离开而非继续留在饭店,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 在巷子中虽然暂时耍了个小聪明,利用警察和那两个军人之间的误会争取到了宝贵的逃脱时间,但这种误会很快就能被澄清。 一旦他们意识到被骗,就会迅速顺着线索找到自己逃跑的路线。 因此,他选择扬子饭店,也仅仅是为了给追兵再次制造一个假象,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躲进了这家有名的饭店。 然而,石原熏也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 伤口的疼痛、长时间的奔跑和紧张的情绪让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体力。 自己现在已经不适合再去直接发报了,必须采取其他的办法来通知上海的松井直辉。 在连续换了数次黄包车之后,他到了中央饭店,这里比扬子饭店开业要晚十几年,但地理位置更加优越。 主楼三层,呈塔形层层收分至中区六层,红白相间,造型典雅。 饭店内设有中西菜社、弹子房、理发馆等,是三、四十年代南京稀有罕见的高档服务休闲场所。 由于背靠总统府,这里也是一些政要、社会上流人士和各帮会活动的重要载体。 石原熏在这里早就开了一间客房,留作不时之需,没想到今天还真用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