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1章:立皇子否?官家无子讨论会  (第3/3页)
甚早,也不见别人出现了这种问题。
    还有一种较为可能的说法。    在汴京皇宫建造时,为防蚊虫,使用了大量的汞、铅、丹砂。    身居皇宫者都中了铅汞之毒。    这种慢性毒素极难发现,却能够导致身体虚弱,生子易早夭。    并且因宫殿大火,真宗、仁宗期的宫殿都新修过几次,铅汞灌注甚多,故而产子易早夭。    对这个说法,苏良是较为相信的。    他想了想,准备向张茂则讲一讲,看看到底是不是铅汞中毒的问题。    午后,苏良便找到了张茂则。    称铅汞中毒乃是民间对官家无子的一种说法,令张茂则找人查看一番。    张茂则表情凝重,非常重视,当即应允了下来。    ……    当日下午。    丁度便呈递奏疏,建议早立赵宗实为皇子,稳固江山社稷。    而张方平则称,官家尚处壮年,此时立皇子过早,若官家再生子嗣,易出现争端。    二人的奏疏,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的官员纷纷行动起来。    因太祖黄袍加身,本就得位不正,而后太宗又来了一个烛影斧声。    所以朝堂官员大多都想着早立皇嗣,以免出现意外。    并且,很多官员皆认为,赵祯是大概率生不出儿子了。    主张立皇子者,认为这是有备无患之举,且并不是立太子,只是立一个皇子而已,早立早安心。    而反对者则认为赵祯尚在壮年,依旧有生子的可能,并且赵宗实的亲生父亲还在世,若立其为皇子,很多纲常都会变得混乱,甚至一些人会产生“早立新君”的危险想法。    ……    翌日,常朝朝会,百官齐聚。    很多人已经打好腹稿,准备请求赵祯早立皇子。    片刻后。    一名小黄门来报,官家身体微恙,朝会取消,有事可呈递奏疏。    赵祯已经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事情了。    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大宋尤重孝悌。    即使生在百姓家,无子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更何况当朝天子。    赵祯因无子,被官员们已抨击了许多次。    他实在不想参与这种讨论。    官员们逼他立皇子,是认为他这个皇帝没有能耐生儿子。    但是,他认为自己以后还是可以生儿子的。    苏良对这种争论不是很感兴趣,他只想知晓,到底赵祯无子是不是因为汞铅之毒。    就在苏良准备退朝时。    首相杜衍突然高声道:“诸位,咱们既然聚在这里了,虽官家不在,但还是要议一议,当下到底要不要立皇子?”    此话一落,众臣都不走了。    讨论几乎是一下子就进入了白热化。    “立皇子又不是立太子,当下立皇子乃是为让天下百姓安心,是为了稳固我大宋江山,有何不可?”    “这是立皇子吗?我朝就这么一个皇子,立皇子与立太子有何区别,一旦定了名分,必然有人心生邪恶,为从新君而做出不轨之事!”    “一派胡言!皇子就是皇子,不是太子,若官家再有子嗣,再行封赐即可。此事若不定下,将会一直成为朝堂讨论的事件,岂不是耽误朝政!”    “尔等在当下立皇子,实为诅咒官家无法生子,此非臣子之道!”    “诸位同僚,莫再争辩了!而今的事实便是官家无子,为了大宋基业,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立皇子,这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    “臣子本分?你若真关心官家,就应该找出官家未能生子的原因,将其解决,而不是在这里逼着官家早立皇子!”    ……    垂拱殿,热闹得就像一个菜市场。    每个人各执一词,议论纷纷,甚是喧闹,唾液都将垂拱殿的地板浸湿了。    苏良听了片刻后,悄悄溜了出去。    这样的辩论场景实在太可怕。    他笃定,这些人辩到天黑,都不可能辩出一个结果。    他也有些心疼赵祯,作为帝王却没有皇子,实在是人生遗憾。    近午时。    众臣纷纷走出了垂拱殿。    正如苏良所料,没有辩出任何结果。    一些人的喉咙哑了,一些人的肚子响了,一些人口中无新词了,还有一些人是被尿憋的不得已停止了辩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