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5章:精力充沛包希仁,教科书级别的审案手段  (第2/2页)
r>    但接下来。    韩琦不断遭到仕途打击,自去杭州后,所上奏疏,已经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了。    赵祯看到苏良,不但看到了年轻时的韩琦,还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故而,他不想再打击苏良。    年轻人,说错了不要紧,但必须要敢说。    朝堂里这样的年轻官员太少了!    在赵祯心中,已将苏良当作了未来的宰执来培养,故而才对其如此柔善。    这其实也反映了,内侍张茂则在赵祯耳边吹过的风,丝毫不亚于张美人的枕边风。    ……    翌日。    大理寺,监牢中。    包拯来此的第一件事,就是强烈要求将冷青从舒服的卧室押入开封府最里面最脏最臭的牢房,并称要饿其三日再审。    大理寺卿赵概与包拯乃是同品级,本想反驳,但怎奈包拯实在太强势,称不如此做,他便不审。    赵概无奈。    他实在没胆量虐待一个有可能成为大宋未来国君的年轻人。    当即就将大理寺的所有控制权都交给了包拯。    他不知不觉就成了包拯的副手。    包拯审案,雷厉风行,乃是整个汴京城公认的。    他当即便开始审讯起了高继安。    包拯不动刑。    但他的惩罚措施比动刑更可怕。    他不让高继安睡觉,只要后者打瞌睡,立马就会被一盆凉水破醒。    人在精神恍惚的时候,最易说真话。    与此同时。
    包拯命开封府的衙差将与高继安有关联的人全都问讯了一遍。    供词足足有半尺高。    但包拯事无巨细,全都阅览了一遍,并根据供词,不断审问高继安,追问细节。    审案,根本没有捷径,全凭细节与耐性。    很快,包拯就查出了一些端倪。    正如苏良所料,这还真是一个大骗局。    品评百官,帮助百姓,在樊楼行皇家礼仪等等,全都是高继安设计出来的。    包拯根据高继安吐露出来的点点滴滴,将此骗局连成了一条线。    此刻的大理寺卿赵概以及大理寺的诸官员对包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们觉得,包拯一人之力,几乎扛得上大理寺所有人之力。    精神实在太充沛了!    三日后。    包拯依旧精神抖擞,在一旁陪着但经常开小差的赵概,却已经有了黑眼圈。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但凡成大事者,精力必须要异于常人。    这一点,大宋朝最突出的两个人便是包拯与王安石。    苏良也算得精力充沛,但是他懒,他还是喜欢享受生活,而非征服生活。    此刻,高继安已经快被折磨疯了。    他虽咬牙不承认,但包拯已经将案件剖析出七七八八,并整理成了文字。    这时候。    饿的几乎走不动道的冷青被带到了审讯室。    冷青看到包拯和赵概,想骂都已经没有了骂的力气。    “你们……你们竟敢如此对我,我……我是真皇子,即使饿死我,我也是真皇子!”冷青依旧还在嘴硬。    当即,包拯令人将高继安的供词放在了冷青面前。    冷青一看,顿时傻眼了。    高继安竟然已经全招了,其中的一些细节,只有二人知晓。    高继安还称此骗局乃是冷青所设,他是副手。    此话,自然是包拯故意加上去的。    这时,包拯缓缓开口道:“冷青,本官审不审你已经不重要了吧!”    此话一出,冷青的心态彻底崩溃。    其嚎啕大哭,然后骂道:“高继安,你个狗彘鼠虫之辈,这明明是你的主意,你说此事若成,我们将拥有泼天的权势和富贵……”    听到此话,包拯长呼一口气。    案子要结了。    而此刻,赵概看向包拯,眼神里满是崇拜。    以往大理寺审案,只会盲目地寻找人证物证,效率极低。    根本不知如何攻克人心。    今日,包拯为大理寺的官员们可谓是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    四月二十五日。    冷青案的结案奏疏呈递到了中书与御前,包拯与赵概皆建议判处冷青与高继安斩刑,以儆效尤。    赵祯最是不愿判人死刑,说了一句流放琼州如何。    包拯面色一沉,拱手而出,道:“官家,这些年,禁中外放宫女足足有上千个,官家临幸者,恐怕也有数百,难道不怕民间野子竞相冒充帝子吗?”    赵祯老脸一红,道:“包卿所言有理,是朕糊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