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开源节流  (第3/3页)
br>    而是失去了江南的财税和湖广的粮食。
    对大清来说,这才是真正致命,真正会威胁到大清统治的事情。    现在眼瞅着湖广和江南就要全丢,大清明年怕是就要断顿,乾隆如何能不焦虑。    光凭北方的财税,我大清维持统治都勉强,八旗的铁杆庄稼怕是都要停发。    砸钱整顿武备,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阵沉默。    显然,对于湖广和江南丢掉之后,大清在钱粮方面所空出来的大坑,大家都没办法去填。    四周的气氛一阵沉凝。    就在这时候,和忽然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或许有办法……”    乾隆闻言,将目光看向了和,随即微微颔首道。    “说吧!”    和见此,也不客气,当即开口说道。    “朝廷既然在钱粮上出现了缺口,那解决之法无非也就是两点。”    “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乾隆闻言,只是再次颔首道。    “怎么个开源节流法?”    和开口详细汇报道。    “启奏皇上,一是节流,我大清已然失去了江南的财税和湖广的粮食,短时间内这个缺口不可能补得上。”    “即使开源,也不过杯水车薪,是故,节流之事便不得不推行。”    “奴才的意见是,一是裁汰朝中的冗官冗员,裁汰绿营军中无用的老弱,以减少开支。”    “二是停发给官员们的养廉银,削减朝中一切不必要的花费用度。”    “三是停发八旗的铁杆庄稼,等到将来大清收复江南,再行补发……”    乾隆闻言,表情明显有些意动。    他知道和出的主意或许是馊主意,真要实行了,可能会导致大清内部生乱,人心不稳。    但就大清当前所面临的局势,馊主意也是主意。    权衡利弊之下,对当前的大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整肃武备,以及维持朝政运转,将有限的钱粮用到实处。    而非是养冗官冗员,养绿营中的老弱,给官员发养廉银,给八旗发铁杆庄稼。    如果大清有钱,那在这些方面多浪费一些也无妨!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清没钱了!    自然也就不能再铺张浪费了,该省就得省。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毕竟,没了冗官冗员,没了绿营中的老弱,没了养廉银,没了八旗的铁杆庄稼,大清依旧是大清!    即使朝中人心动荡,也好过军队和朝政因为缺乏钱粮而崩了要好!    毕竟,要是朝政或是军队因为缺乏钱粮而崩了,那可就真的是要了大清的命了。    乾隆闻言,面露沉思之色,但还是开口询问道。    “那开源之策呢?”    和思虑一阵,咬牙说道。    “一是加税,二是开关!”    加税不必说,朝廷没钱了就加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cao作。    唯一的问题就是容易加的加的,加出来几个李自成和张献忠。    再加上我大清现在准备裁汰朝中冗员和军中老弱,这cao作和崇祯废除驿站系统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个前置条件相加,李自成和张献忠出场的概率大大增加!    而开关,则是因为我大清最近在天津开关之后吃到了rou。    海关的收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极大的弥补了朝廷的财政空缺。    如今,大清丢掉了江南和湖广,财政缺口越来越大,和会将主意打到开关上,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乾隆闻言,表情颇为赞许的点头说道。    “和所言不错!”    “加税和开关两策确实可行。”    当年我大清之所以要搞迁界禁海,初衷就是为了对付郑家的船队。    而在郑明政权覆灭之后,我大清的迁界禁海政策之所以延续下去,目的则是断绝中国的对外交流,为我大清的愚民政策做贡献。    可现如今,随着大明在南方崛起,且在广州开关。    我大清再搞海禁,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至于说祖制?    呵呵,祖制是用来约束没有实权,且威望不足的君王的。    乾隆登基四十多年,祖制对他来说和擦屁股纸没多大的区别,说废除也就废除了!    没见天津开关的时候,乾隆说开也就开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