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清军又要来了  (第1/2页)
    七天后。    整个工业区的人,都站到了北门的炮台周围。    今天是御林军表演大规模齐射的日子。    八门野战炮,一字排开。    北门炮台上的攻坚炮,也装好了弹药。    御林军的炮手们,在老炮手的带领下,经过几天的训练,除了不能目测和手测炮击距离外,基本上都掌握了放炮技术。    张德作为老炮手中最有经验的,被李东委任为炮队副队长,协助马文才这个队长。    并且李东还把张德的老婆,以及两个儿子,都安排进了金鸡岭上的农业试验田工作。    试验田,不是普通田地,工作相当轻松,一年忙的时候,也不过就是新品种上马的那几天。    而且薪水很高。    这让张德对这个金鸡岭大当家感激涕零。    从来没有哪个上位者,会这么关心他这个老炮手。    很快就成了金鸡岭的忠实拥护者。    当然,张老炮手对于新唐皇帝这个称呼,是不以为然的。    如果不是他地位太低,他很想向李东建议,取消掉什么皇帝这种逆称,好好当一个山大王不香吗?    张德略微用手测了一下风速,以及目标靶的距离。    和几个老炮手商量了一下,调整好各门火炮的角度。    然后由新扎炮手们,往炮管里装入火药包,再装入实心铁弹。    一切都准备就绪,马文才举起小旗。    “放!”    “轰、轰、轰!”    巨响声,不断响起,把周围的一些小孩子都吓哭了。    等烟雾散去。    李东放眼望去,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下了。    只见远外江滩上的靶子,大多数都被轰得稀烂!    就连鹅卵石,也被炸得四处飞舞。    如果这处江滩成为战场的话,那给清军带来的杀伤力,绝对不止一枚实心弹那么简单。    放完一炮。    新扎炮手们,在老炮手的指挥下,迅速清理炮膛,并且检查炮身的状况。    在无法制造冷却系统的1701年,放一炮,起码要两到三分钟,才能放第二炮。    不然钢管会产生裂纹。    仔细检查之后,每门炮的情况都非常好,没有裂纹。    “成功了!”    马文才和齐定国对望一眼,都笑了起来。    这可是他们振中党的丰功伟绩。    李东也很高兴。    试炮结果,说明金鸡岭的工业水平,已经到达了十八世纪末的西方水平。    领先康熙朝,差不多一百年。    当然,要想跨越到拿破仑时代的火炮、龙骑兵,以及花旗国内战时的排队枪毙,还需要一段时间。    唯一不开心的,是徐志诚。    随着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金鸡岭割据势力,逐渐把资源倾斜到了军工企业上。    他负责的内政,尤其是粮食、民事管理等方面,得到的资源越来越少。    不过很快,徐志诚就迎来了发光发热的机会。    “我们的粮食储备,又亮了起红灯!”    这一天的穿越者内部会议上,徐志诚首先发言,“目前的存量食品,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咸鱼干、rou类、蔬菜等,都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    “我们的人口规模,截止到昨天,已经达到了18282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就多达几万斤。”    “宋天鸿也不敢冒险向我们运送粮食。”    “毕竟在桂江官场上,卖桂花糖,是大伙儿一齐赚钱。”    “卖火药啥的,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    “但如果卖大量的粮食给我们金鸡岭,就不是清朝各级官员愿意看见的事情了。”    “有足够的粮食,就能有足够多的人,就能让我们在桂北山区彻底壮大!”    “清朝的官员腐败归腐败,但能力还是有的,眼光也不错,如果宋天鸿敢卖粮食,恐怕他自己都有性命之忧。”    “预计两个月后,如果我们没有攻破兴安县城,获得足够的粮食,金鸡岭上,就会陷入饥荒!”    “我建议实行战时配给制!”    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