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_第839章 小马过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9章 小马过河 (第2/3页)

现远大的梦想,耽搁了自己一生,还牵连了家人。最好的例子就是科举,为了想在唱名东华门,多少士子一生苦读白了头,他们的家人同样也活在煎熬之中。”

    “太保,难道鼓励百姓知足常乐?”

    “殿下,如果所有百姓知足常乐,没有了梦想,碌碌无为一生,大宋还有人才来治国吗?”

    “这个……”赵佣为难了。

    其实赵顼也糊涂了。

    “这就是臣刚才想要说的话重心所在……”

    刚才王巨得迅速回家,不让百姓堵上,回到家中,得迅速带着赵佣回宫解释,来不及细说了。

    “看似矛盾,实际也不矛盾,有一个远大梦想是要支持的,知足常乐同样也要支持的。殿下,臣再说一个例子,就象儒学里,夫子认为明哲保身是一种智者作为,但夫子同样也支持杀身成仁,故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者看似冲突,实际并不冲突。不过放在君王身上,正是这一条,让许多君王为难了,因为每一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言论也不同,想法更不会相同。所以每到大事决择之时,各个大臣有各个大臣的观点。”

    “择重弃轻?”

    “能说择重弃轻吧,不过择重弃轻太含糊了,准确地说它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兼听则明,但是诸葛亮说的这四个字,依然很含糊,这样吧,臣再说一个比喻。”

    王巨将小马过河的了出来:“松鼠说得没错,牛说也没错,但松鼠不能用牛的话放在自己身上,牛也不能用松鼠的话放在自己身上,面对不同的声音,则需要君王自己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理智地去分析这些不同的声音,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佣抱着脑袋在苦思着。

    赵顼看了看天色说道:“王卿,留在宫中就膳吧。”

    他还是很开心的,王巨说的这些道理,不仅儿子,就是自己也感到受益匪浅了。

    不过在路上赵顼又补充了一句:“这些道理,对于佣儿来说,略有些深奥。”

    “陛下,殿下有这个天姿,而且殿下非是寻常人,就象臣的儿子,臣则不会这样去教导的,相反的,偶尔还带着他们游玩。因此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

    你儿子以后是皇帝,必须得这么去教导!

    赵顼笑了一笑,大感兴慰,又拍了拍王巨肩膀。

    宫宴上来,十分丰盛,这得要感谢王巨了。从彼岸带来了许多瓜果蔬菜。甚至王巨为了解馋。暗中授意下,许多达官富人,将夏秋的瓜果蔬菜放在自家冰窖里冷藏起来,以达到保鲜的目标。

    但终非是冷库,冻了几个月后,拿出来后,几乎全部冻蔫掉了。当然,对于宋朝来说。这样做还是很新鲜的,虽然味道不那么鲜美,终是在冬天能吃到夏天蔬菜的。

    其实宋朝也有早市蔬菜,比如一根瓠子,那怕早上市一个月,市价居然达到了一贯钱!

    王巨吃着冷冻起来的番茄,忽然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条坑害高滔滔的办法。

    不要以为王巨去了彼岸,他任务也就接结束了,那时还会有斗争的。想要自己所做的,不能给高滔滔一一败坏。必须给高滔滔设置一道又一道难关……

    王巨回到家,随后王巨就被一些大臣弹劾了,这些大臣倒不是为了对付王巨,确实在他们内心世界,王巨这种带着皇子,或者宋朝实际的太子,在京城城内城外一边到处转,一边开讲的方法,是坏了历代王朝规矩的。

    没有人认出来也就罢了,现在有人认出来,那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了,至少已经对赵佣安全产生了威胁。

    不过发生了这种事,王巨确实不能再带着赵佣到处跑了。

    但王巨开始做另外一件事……

    春节眨眼到来。

    各个大臣最关注的也将到来了。

    初六。

    关注的所在地皇宫内,诸使者一一到来。

    辽国使者是辽国保安军节度使萧永诲,长宁军节度使耶律宽。

    然而除了他们,还有一群使者,西夏使者祝能野乌禹实、嵬名谕密、赖喀麻,以及汉人使者吕宁与毛示聿。

    不过西夏这五个使者一起变相地让宋朝软禁京城的赞普府邸,虽然宋朝听从了王巨提议,以木征次子为吐蕃新赞普,但没有将赵怀义立即召入京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此时赵怀义继续留在秦州,便于接见各部酋长,以利于朝廷进一步顺利安抚河湟诸部。这个时间有点长,得延续到今年,各部大规模出兵西夏返回后,才会将赵怀义召到京城,也就是可能要到夏末了。第二个原因,则是朝廷于汴水河畔选择一处,要替赵怀义修建一座赞普府邸,这同样也需要一些时间。不说修建一座行宫吧,最少得比一般大臣府邸奢华,这样吐蕃各部来京城后看到了,才会认为他们的“赞普”没有到受到委屈,同样也就起到了进一步安抚之作用。

    这个府邸还没有修好,但现在可以勉强软禁西夏使节一行了。

    因此看到了五名西夏使者,萧永诲与耶律宽都有些愕然。

    但除了这五位夏使,还有一个人……阿里骨!

    大伙顺次坐下。

    赵顼姗姗来迟,诸大臣与辽夏两国使者皆站了起来拜见赵顼,赵顼神情冷峻,只是挥了挥手,便坐了下去。

    耶律宽与萧永诲对视了一眼,耶律宽问道:“陛下,宋朝为何入侵银州?”

    这很不对,如果占领了横山地区,还能称为防御,现在宋朝已经拿下了银州,盐州、洪州、宥州与夏州也被宋军扫荡成了无人区,西夏已经危在旦夕。

    赵顼不答。

    王巨站了起来,走到几位使者面前,看着耶律宽说道:“耶律使者,你们辽国在国书上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说我们大宋不当拿下银州,必须将银州与会州归还给西夏。第二件事说我朝派人挑唆辽东女真叛乱。第三件事说西夏答应每年进奉我朝若干战马,并且割让我朝占领的诸地,屈辱如此,我朝仍不同意。话外之音,就是你们辽国意欲向我朝用兵了。”

    这些,几十名重臣都知道了,可其他的大臣却不知道,听到后,一起在下面议论纷纷。

    几名夏使则是愕然,什么辽东……这在搞什么鬼?

    “某一一替陛下代为解答,首先某说辽东。据某所知,以前交趾入侵我朝邕州,杀害了十几万百姓,正是你们辽国派兵支持,又提供了大量武器,否则交趾不会有此胆量。”

    “你胡说,我们契丹如何能将兵力置于交趾!”耶律宽气愤了,站了起来喝声说道。

    “为什么不能将兵力置于交趾?”

    “交趾远在遥远的南方。我们辽国如何置兵于交趾!”

    眼下这样讲是没有问题的。辽国人不适应南方酷热的天气。连开封城都没有守住,况且在更遥远的南方交趾。

    然而驳斥点与误区也就在这里。

    王巨则反问道:“耶律使者,你们辽国不能将兵力置于交趾,我们汉人如何将兵力置于辽东深处?”

    即便汉唐鼎盛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