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日记_发展的历史2 深发展的上市前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发展的历史2 深发展的上市前后 (第2/2页)

“股票”。而深发展不保本不保息,真正回到了“股票”的原有概念上。

    深发展正式进入筹备期后,公开发行上市的工作就同时启动了。但是,由于公众对股票的认识不够,使深发展的工作进展非常困难。股份制是不是私有化?股份制究竟姓“资”还是姓“社”?是不是走回头路?……这些热烈的争论,直接影响着发行工作。

    1987年5月9日,深发展首次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发行79。5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0元,实际发行33。65万股,实收金额793万元,完成了发行计划的49。9%。

    八十年代末,很多人不理解股票的含义,当时推销股票非常难,很多人认为这是搞资本主义,走回头路。所以没有人主动买我们的股票。

    当时推销股票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内部员工购买,甚至连奖金,工资都以股票支付。员工当时还有推销任务的。有些员工经济条件不好,奖金和一部分工资以股票形式发下来后,就找工会去兑换成现金,也有人把股票卖给同事或者他人。一种是在柜台上向储户销售。当时沙头角那边股票卖得好,而且多半是农民买的,他们虽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跟香港的亲戚联系较为密切,耳濡目染,都能感觉到股票的价值;恰恰是在高学历、懂得经济知识的人群中,推销股票成了比较困难的任务,他们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反问:你们那帮人行吗?才一千万的股本金,如果企业倒闭,股票可就成了一张废纸。另外一种,就是对政府各个部门上门推销,这个难度也很大。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市委领导甚至都通过一些办法帮助我们进行推销。

    现在记得那段时间,我们到处不停地给人做保证,说这只股票肯定能给你赚钱。可听得最多的,却是别人的反问:“你拿什么保证啊?”

    一份报纸曾这样记载着当时的情景:深发展发行原始股时自愿购买的人很少,政府就要求党员带头支援国家建设。有的单位为完成发行任务,规定凡认购者每股个人出钱0。5元,单位补贴0。5元,非党员每人1000股,党员须认购2000股,结果是很多稀里糊涂买股票的人却成了最大的赢家。

    当年在深发展南头支行工作的邱玩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向储户配售认股证的情形——每天下班后,营业厅里满地都是被储户丢弃的认股证。不仅如此,偶尔会有些既不愿退股、也不愿转股的老股民来营业厅闹事。

    面向职工发行的股票,采用了随工资配发的形式,股票以“白条”形式记帐,这种发行方式引起了一些员工的不满。据说,一位支行行长曾应员工要求,向行里申请将当月的“白条”兑换成了现金发给员工,大家一片欢欣鼓舞。但是,仅仅是一两年之后,这些员工发现,当时的欢欣已经变成了后悔失落。

    深发展创立不久,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在张五常先生陪同下,前来发展银行考察。这么大的经济学家本应由中国相应官员或学者陪同,遗憾的是国家没有,深圳市政府也没有人陪同。

    弗里德曼很平易近人,但问起问题来咄咄逼人,他并不绕弯子,一上来就提出一堆问题,问的我们瞠目结舌,很多问题真是没法回答。他问的很多很细,主要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怎么搞起私有化?在没有任何资本主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怎么搞股票市场?譬如说:有没有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合同法?交易法?有没有监察机关?如何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当时我们根本就没有

    他问的我们一愣一愣的,满头冒汗。很多问题不知怎么回答。看到我们很尴尬,他也明白中国当时的情况,然后婉转的说:“社会主义搞股份制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不容易。但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股票市场就会无章可循,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就收不回了。”后来的实践证实了他的预言。

    1988年4月,深圳证券公司成立,深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只挂牌流通的真正意义的股票。1990年前后,深圳第一轮“股疯”开始了。老股民李宏生回忆说,如果当时持有100股深发展股票,即使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涨幅,每天也能增值60元,一个月的利润就达1800多元,而如果放到黑市中交易,其利润还要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当年,住在特区证券附近的深发展董事长刘自强,因为希望跟他套关系的股民太多,所以每天下班都不得不绕很远的路回家。

    王健:1987年深发展成立,1988年是第一支在证券商柜台挂牌的股票。在交易所成立的时候,我们原定的也是让深发展第一个挂牌,所以把深发展定为0001号。遗憾的是,由于深发展的股民太多,上市前股权登记的工作量太大,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又忙不过来,所以,当时最先上市交易是股票最少的深安达0004号。

    深圳市场2001年以前一直有个年初炒只小盘股的传统,通常是价格在7元上下,股本最小的前10的深本地。2000那年的2月14日全市场都大涨,深市唯一下跌的就是0004,其时价格在10元,2000年9月19,0004价格到了28元,原来年初在熬人。但在老手眼里,其太明显了。

    虽然深安达在交易所最先挂牌上市,但深交所还是把0001号预先留给了深发展。1991年4月3日,深发展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到了1990年前后,深圳特区第一轮“股疯”开始。深发展老股民李宏生回忆:“如果一个人当时持有100股深发展股票,即使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涨幅,每天也能增值60元,一个月的利润就达1800多元,而如果放到黑市中交易,其利润还要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深南大道东路的深发展大厦,见证了中国股市的风云变幻。

    “当时银行的条件还很差,全行仅有的一部运钞车还是用货车改造而成。运钞车都不够用,当某个支行急需调取现金时管理员甚至使用自行车来运送。还有一些员工将小额现金放到家里去保管。”在深发展担任了近二十年金库管理员的叶少兰回忆。深发展最初的保卫科也是寒酸得让人唏嘘。该行原保卫部总经理张贵浩有一样自己认为最珍贵的藏品—装有近三十年工作纪录的日志本的大袋子,其中有二十年关于深发展。“1987年6月5日,从深圳农村信用社更名为深圳市信用银行的原深发展进行试营业,这时我们的保卫室有2人,库房守库警员5人。我们从市公安局借用了手枪5支、子弹100发,这就是深发展最初的保卫科。”

    时间推移,2003年开始的漫长熊市中,昔日市场龙头深发展从49元的高位一路阴跌到5元多。2004年4月7日、8日,深发展股票突然量价齐升封住涨停板。。

    2004年5月31日,深发展公告:四家主要股东持有的深发展国家股和法人股348,103,305股转让给美国新桥投资集团。2004年5月31日,当美国新桥投资最终以12。35亿元的代价获得国内首家上市银行深发展17。89%相对控股权时,媒体声称“创造了历史”。

    2010年5月4日晚间,一纸公告宣布主管部门批复平深恋“婚书”。新桥将所持5。2亿股深发展股份过户给中国平安,从签约到获批,历时11个月。

    平安入主后一改之前的企业原则,多次非公开增发,严重地探薄和侵犯了原先股东的利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