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河阳 (第1/2页)
也就是给杨陵当一次月老。 他们皇家出品,绝对是不错的人选。 但听了杨陵的话后,皇帝有些说不出口。 “歪了?”皇帝重复了一句。 他原本的设想没有达成。 所以有些没精打采,就有些慵懒地坐着。 人年纪大了。 老是正坐,有些受不了。 杨陵看到这一幕,装作没有看见,还接着给皇帝说自己的想法。 “是的,那个女人应该是众人面前,表现得很不错,看上去对孩子很好,这让做父亲的放心了。” 皇帝点头,想要坐稳继室的位置,当然要做好这件事。 “时间久了,大家都会认为那是个好后娘。” 皇帝坐正了身体,因为杨陵的神色中带了几许嘲弄。 “渐渐的,儿子就会发现一件事,因为种种原因,他变得很少能看见父亲,甚至没有地方去述说这种无奈。” “因为在大家看来,他的父亲要去为生活奔波,难免疏忽已经渐渐长大的儿子。” “儿子要体谅一下父亲,他很难啊!” 皇帝听到这里,有些走神。 其实要是真的说起来,他对大点的皇子也是渐渐不怎么在意。 觉得他们大了,不需要父亲的在意。 此外,他的年纪大了,还要处理大量国事。 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在意大儿子们的喜怒哀乐。 好像已经好久没有像小时候一样,去特意关心一下那些长大的孩子们。 他往往更加喜欢那些幼小的儿孙。 因为这样的孩子招人喜欢。 三头身的孩子和人高马大的孩子比,自然会喜欢三头身的孩子。 这是人之常情。 皇帝在心里对自己说。 就在此一刻,就听杨陵说:“还因为父亲有了新的儿女,他会更注意小点的孩子。” 皇帝感觉躺枪,因为他也是这样的父亲。 这个杨陵! 什么话都敢说! 他就是独生子,应该没有父亲重视小儿子,轻视大儿子的情况吧? 皇帝上下打量了一下杨陵。 杨陵自然没有这种经历。 但曾经一个关系很不错的朋友有。 后来那个人在没有成年时,就整个垮掉,郁郁而终。 而杨陵也是在多年后,才察觉到他的痛楚。 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怏怏不乐。 但他明白的时候太晚。 只能是在上坟时节,去给这个朋友烧几柱香。 斯人已逝。 说什么都晚了。 但他绝对不让自己的儿子,落到那个地步。 对于皇帝带着怀疑的目光,杨陵装作没有看见。 因为他已经感觉到皇帝的用意,绝对要把皇帝的念头打消。 接着说:“后来那个丧母的儿子,就会发现他一天到晚都不见得能遇到父亲,就是遇上,也就是打个招呼而已。” 听了这话,皇帝在心里想着,其实那些出宫建府的儿子们,好像真的是上朝时才能见一面。 “陛下,你觉得做父亲的,到了后来,和儿子、和妻子哪一个更熟?” “一旦出现所谓母子出现问题,你觉得他会更相信谁的话?” 对于杨陵的一连串问题,皇帝没有回答。 他看着杨陵,有些狐疑。 心想:这个杨卿,是不是看出来他的想法? 所以,在他面前故意说这些话。 一时间无法确定。 但杨陵一直在等他的答案。 对杨陵的问题,他思索了一下,最终婉转地说:“要是做父亲的看重儿子,应该相信儿子。” “陛下,父亲已经再一次成婚,还有了新的儿女,你觉得会夫妻感情差?“杨陵说。 “但那是儿子。” “人家有更多的儿女,不缺一个儿子。” “家里有仆从。” “别忘了,妻子是当家主母,家里的仆从会听从谁的话?” 皇帝听后,就是一愣。 他听说有句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 这话说的也许有些偏激,但皇帝可是经历太多的人。 很明白,后娘中是有好人。 但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利的后娘。 这么一想,皇帝知道原本的打算,真的不行。 杨陵这个家伙,根本就视后娘如同洪水猛兽,不会接受。 “陛下,那个孩子的处境到了后来很不堪。才会出现当闵子骞穿着厚棉袄瑟瑟发抖时,父亲根本就没有问一下,拿起鞭子就抽。”杨陵说。 “只因为在父亲心里,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人。” 皇帝摸摸鼻子。 这父子之间的感情,还是需要维系的。 那些大的儿子,往往会带着孙子来看皇帝。 要是和儿子长期不怎么联系,再有人在耳边说些不好的话。 父亲怀疑儿子。 很正常的。 “不然,这个做父亲的人,怎么不会摸摸孩子穿的衣服?再做惩罚。” 杨陵的话,让皇帝一时间是哑口无言。 这的确是最真实的反应。 如果做父亲的相信儿子,应该会和儿子讲讲话,问问为什么冷? 而不是直接用鞭子抽儿子。 “你说了半天,就是因为这个嘛?其实要是娶一个不能生育的妇人就可,她自然会对前面的孩子好。” “不了,家里现在比较清净。” “要是再来一次非要杨家救命的亲家,臣想想就头疼。”杨陵说。 皇帝也有些无语。 说起来杨陵过世的妻子娘家,长安侯府做得很差劲。 竟然把自己meimei的嫁妆讨回去。 在知道这个情况后,皇帝知道后惊愕异常。 这还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侯府? 老侯爷在时,真的不错。 其实等到老侯爷去世后,他就感觉不怎么太好。 这牵扯到选秀的问题。 说起来甄家大娘子是可以免选。 毕竟她是老侯爷的长孙女。 但亲爹是个七品官,官职不高,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就没有升职过。 一旦分家,就是侯府的旁支。 算起来,也算是门栏不高。 后来甄家大娘子非要进宫,就封了一个女官。 皇帝看在老侯爷的面子上,就专门把她养起来。 冷了一段时间。 他原本打算施恩,让一直在宫里当女官的甄家大娘子,到某个王爷做个侧妃的。 等到嫁妆事一出现,让皇帝是大开眼界,原来还有这种cao作。 这cao作太溜。 皇帝一看,对长安侯府很看不上。 这种人家养出来的女孩子,眼光只怕是不行。 就直接换了一个人选。 至于甄家大娘子,到了二十五岁就让她出宫。 还要念着老侯爷的面子。 这一点,侯府的人是怎么也没有想到。 要是知道,非要吐血。 京城里的人家,对长安侯府的人大都是鄙视的。 因为侯府破坏了整个规则。 要是这样,娘家人把出嫁女的嫁妆讨回去。 那么,林家是完全可以把聘礼要回来。 侯府要走了嫁妆,却没有还聘礼。 让京城里的人更加看低侯府。 在要脸面的人家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