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县主 (第2/2页)
句。 “是的,父皇,儿臣的声音根本就无法被人听到,只有海氏听到,令人救起儿臣。” “海氏真的是儿臣的大恩人,儿子在被救时,发誓好好报答恩人,这不是儿臣来求个恩典?” “原来如此。” 皇帝说话间看了一眼这个儿子,他很满意。 没有野心的他们夫妻,倒是知恩图报。 也好,儿子有良心。 他这个做父亲的,倒是很高兴。 唐王又讲了一下和海家接触的情况。 他是没有想到这位海氏见到他们夫妻时,是一直不卑不亢。 余颖本身是修士,不在意外物。 她见过的达官贵人多了去。 还有过两次女帝,一个皇太后的经历。 自然不会打怵唐王夫妻。 “好!既然是这样,朕就答应过你的要求,另外朕再给海氏一个县主的爵位。”皇帝说。 “父皇?你怎么会给这么高的赏赐?”唐王惊讶地看向皇帝,不知道为什么父皇如此慷慨大方? “你不是打算让两个孩子竞赛?既然一方有镇南侯坐镇,那么另一方的地位不能差太多,这才公平。” “原来如此,皇帝实在是高明。” 唐王谢过父亲,父子两个人说过一番话后,就分开。 在父子两个人谈话完毕后,唐王妃接到新的通知,去看余颖。 “meimei,你真的现在就要离开这里?”唐王妃问。 “阿姐,我要让孩子们离开镇南侯府远点。”余颖说。 “哎!你也听说了?”唐王妃问。 “当然,这可是我故意这样做的。” “哈哈哈,我猜也是。”唐王妃笑着说。 这段时间里,镇南侯府的事情,闹得是沸沸扬扬的。 侯府的主人再一次成亲,娶的是原配。 现在的女主人萧氏可不是原主。 是靳侯爷的本命真爱。 只要真爱不高兴。 侯爷就让侯府的人不高兴。 原本就有些裂痕的几房关系,更加是岌岌可危。 镇南侯府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海氏会和靳侯爷和离。 那个海氏什么招呼都没有打,悄无声息地带着嫁妆走人。 这怎么可能?不是出去养养身子吗? 后来才知道。 人家真的是和离。 对于和离,没有几个女人敢走出这一步。
这个过程中,女方要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 侯府的那几房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人会放弃原本的位置。 更惊讶的是,侯爷又要娶亲,娶的是萧氏。 几房人又惊又怒,却不敢说什么。 谁让她们被抓住把柄? 竟然没有一个不贪。 那一次查账后,靳侯爷把后院大权,放在自己手里。 等萧氏再一次嫁过来,他就很快交出来手里的掌家权。 萧氏拿到了侯府的掌家权,两个人是甜甜蜜蜜的。 靳侯爷还上了让萧氏再一次成为诰命的奏折。 礼部查了一下,有些蹉跎。 按说萧氏的身份是原配。 只是和离之后,原本的诰命被剥离。 那么再一次嫁进来算是原配,还是继室? 好在是不管是原配,还是继室,还是有资格再拿到诰命册封的。 因为靳侯爷就没有给第二任妻子诰命。 当然对于这一点,有人是赞同的。 因为海氏的身份是商女。 在不少读书人眼里,就是不够格。 农家女都比商女的地位高。 就这样,侯府的大权很快就落到了萧氏的手里。 萧氏和余颖交锋之后,算是知道侯府的人不怎么样,自然是打算整顿。 侯府里一时间是风起云涌,好在是靳侯爷一力支持整顿。 搞得侯府的几房人一个个变成了乌鸡眼。 看着彼此都不顺眼。 萧氏也是见识过妯娌后,深感不舒服。 她现在有些明白海氏求去的心情。 海氏没有夫君的撑腰。 只怕是活得很不好, 甚至她心里有些怀疑一件事。 海氏故意放纵靳家上上下下的花钱欲。 有一天她不给钱了,他们就从天上摔下来。 现在的她,之所以会那么怀疑,是基于见到余颖后的印象。 其实,真正的原主根本就没想的太多。 只是花钱买平安。 不得不把自己的钱拿出来。 而余颖到了之后,顺势而为。 给那一对真爱下了一个套,是正儿八经的阳谋。 之所以没有打算把海氏所有被亏的钱都拿回来。 是因为海氏的底子还在。 只要原本的底子在,根本就不怕没有钱可挣。 另外想给侯府上下花出去钱,全部要回来很费劲。 在有时候,债主是孙子。 借债的倒成了大爷。 此外,她要是不管镇南侯府上下人等的死活,不在意名声,大力追债。 南哥儿j将来的名声,会不好看。 会被人拿出来指指点点的。 而余颖宽宏大量地放过他们,应该是好名声。 也有可能镇南侯府不愿意提起海氏母子。 那更好。 她根本就不稀罕镇南侯府。 说句不客气的话,侯府还不知道能撑多长时间。 靳侯爷和萧氏也没有什么大的格局,其他几房的人,更是碌碌无为居多。 至于再下一辈,也没有看出什么好苗子,包括那个瑜哥儿。 他多年在薇娘的教导下,已经长歪了。 一个男孩子一门心思联合堂兄弟,打压欺负南哥儿。 好在余颖穿过来后,发现时间还够早。 不然南哥儿也会被毁。 不是变成受气包,就是变成暴躁男。 甚至有可能终身被毁。 一个缺爱的孩子想要长大成才,很难的。 而余颖觉得宁姐儿也已经过了周岁,所以打算离开京城。 换个没有人知道他们来历的地方,重新开始。 两个孩子现在已经是遗忘了侯爷。 毕竟在他们的生命里,侯爷就没有出现过几次。 所以那个人被华丽丽地遗忘。 对此,余颖也没有在意,直接打算说那人已死,请烧香。 等到成年,再告诉他们真相就是。 这也是余颖要离开京城的原因之一。 离开得远,古人就不怎么离开故土,就很少有可能被拆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余颖发现某些人太过无耻。 竟然觉得钱不够花的,打算再一次让她回镇南侯府。 回个毛线! 她脑袋进水了? 好好的正妻不当,去当一个被夫君看不上眼的小妾? 余颖自然是不会答应。 由嫡变庶,她多么想不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