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二十七个任务完 (第2/2页)
而不是良种。 此刻,余颖编纂的农书也已经到了出书时候。 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白话文。 也就是采用的是最直白的语言 余颖写的农书采用白话文。 在别人看来,并没有什么文采。 但在余颖看来,有文采的文笔并不适合于农书。 农书使用人多是普通农民,怎么看得懂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合适。 农书定稿后,余颖命人专门印好,放在县城里的书店里买,这是试水。 想不到的是,那些县城的人不少都是买了好几本农书,书店里直接卖光那些书。 他们一个个之所以会去买,很大方面是因为感谢慧郡主的大恩大德,才让他们躲过了那一劫。 买了这个是代表着捧场,也有人是专门替别人买的,因为别的地方也有人想要看看农书。 为此有人就说:“为什么感谢她?就是因为她让县城变得繁华,才会引来强盗。” 听了这位的话后,不少人表情是有些古怪的。 都看向了他,这是什么说法? “呵!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不着调的说法。” “要是依着你的想法,你不应该留在这里,而是该去别的地方谋生。” “你这人是怎么一回事?我不就是提提意见吗?干嘛阴阳怪气的?”那人道。 “你这是提意见?明明是在扣帽子,说什么郡主帮着发财致富,才让县城遭到了海盗的暗算吗?” “难道我们大家不应该发财致富?就应该是过什么苦哈哈的日子才好?” “难道有钱就应该被人抢?还没有听说这种说法,明明是海盗无耻。” 说到后来,其他人看那人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怀疑。 这个家伙不会是别国的jianian? 就算不是别国的间谍,也不是什么好人。 这种看不得别人过得好的人,真的是很讨厌。 在众多目光注视下,那人打算偃旗息鼓,就说道:“算了,不和你们说。” 说完他就推开众人,有些匆匆忙忙得走开。 在他的身后,有好几个呸了一声。 他感觉很生气,却知道众怒难犯,打算潜伏一段时间再说。 在心里嘀嘀咕咕一番后,他在外面溜达了不少时间,全然没有发现还有人跟着。
那人的出现,余颖并不怎么在意。 在哪个地方,都会有那种喜欢为了杠而进行抬杠的。 这种人,往往是在鸡蛋里也能挑骨头,为了显示自己很厉害。 而那人没有想到的是,等回去住宿时,房主却说:“我不喜欢一个诋毁郡主的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宁可房子放在那里吃灰,也不会要你再住下去,你还是赶紧搬家为上,这是你多交的押金。” “为什么你能这样做?”他说。 “我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想揍你,赶紧走。” 说完房主挥舞了一下拳头,接着赶人。 他气哼哼地带着行李走人。 却很悲催地发现一件事,他成了人人反感的人。 没有人愿意收留他,最终他灰溜溜地上了车子走掉。 而被余颖救回来的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变好。 她们中愿意嫁人的,也都纷纷出嫁。 而不愿意出嫁的,也可以。 她们被组织起来挣钱,将来养老是需要花钱的。 在余颖的帮助下,大部分女子都过上了比较平静的生活。 此外余颖的造船行为,最终被传到皇帝那里。 他没有想到这位郡主打算出洋。 而这时候的海宁,已经出嫁。 她和兄长在知道母亲的主意后,在接到通知后,在离京城最近的码头上相见。 余颖并没有打算马上进行远洋航行,她先打算去日出国溜达一圈。 而皇帝一看,直接就派了水师相随。 水师听说后,不得不带着人跟随。 只是他们从原本的不情愿。 后来就变得很积极。 那里有不少银子。 余颖到了日出国。 并没有上来就是打打杀杀的。 而是派人帮扶一帮,打压一帮。 让原本就是有些战乱的地方,更加是乱点。 至于那些水师,不在余颖的调度之下,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事情。 她派人救走,那些被强掳到了日出国的大乾朝女子。 逼迫那些购买大乾朝人的日出国人,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作为对被强掳而来的女子赔偿。 她对着那些用女人皮rou发财致富的人说:以后再有人敢购买大乾朝的女子,就让他倾家荡产。 没有的卖家,自然是不怎么愿意再来抢掠女子。 当然还是有人会去当海盗。 因为女人不能再买卖。 就会大肆杀人。 那个结果,更是作孽。 怎么办? 总不能按下葫芦,起了瓢。 想了一下后,余颖干脆是把日出国造船的工匠全部弄走。 他们一个个不是想要当海盗吗? 看没有可以下海的船,让他们怎么去当海盗? 要是有真本事,就自己下海游着去当海盗。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余颖也算是佩服那些当海盗的。 当皇帝知道余颖的cao作后,有些爆笑,但也是灵机一动。 他已经接到水师传来的消息,那个岛国地方虽然不大,但有不少出产,尤其是出产银子。 他就找人商量一下,该怎么对付那里的人? 余颖并不在意皇帝的举动。 因为大乾朝的路,只能是他们自己走,而她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 这些年来,看上去余颖并没有做什么,但更多的东西被传进皇帝的耳朵里。 连大臣们也会很有体会。 南方已经开始出现纺织工业化,变革在一点点进行中。 余颖也知道,在这些变革的过程中,会有不少人跟不上潮流而被抛弃。 但她知道,这种情况虽然有些惨,但怎么也好过整个民族被人欺压的很多年。 阵痛,是每一次变革必然的经历。 在此期间,大乾朝水师也发现了新的大陆。 他们遭遇了更多的事情,和别的国家有了更多的交往。 余颖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代的人,还处在新旧交替的阶段。 希望这个文明延续下去。 变得更加兼容并收,学习别人的长处。 只有永远不落后,国家强大,才会有国民的幸福生活。 海氏,后来史书上记载这位女强人,在她生活到了七十岁去世。 在她去世后,她的尸骨火化后埋在县城附近的一座靠着大海的山上。 她遗言上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未知,千万不要停留,一直往前。 这句话激励很多人,他们想要揭开更多的谜团。 。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