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各自安好 (第2/2页)
是回去研究,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展。 在她上了悬浮车后,带着几分技巧四处看看,今天出来后,她就感觉自己身后有人跟着。 只是她并没有找到任何异常人物,倒是发现来游乐场的人,大都是两种。 一种是全家动员来游戏场,主要是陪孩子玩。 一种是年轻人。 大概是谈恋爱,撒狗粮的。 像余颖这种的单身者,是属于很少见的。 看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之后,余颖就没有再看。 要知道这里有不少小鸳鸯的,随意看人容易引起麻烦的。 但她的直觉告诉,的确是有人一直在盯着她。 余颖自认为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那么是谁? 余颖暗中提高了警惕。 这个看上去十分光明的世界。 是不是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水要深? 另外,余颖明白一件事,本事不够大,就没有话语权。 还是努力学习的好。 “她已经走了。”有人说。 他们是一组人,正好扮成情侣,才没有被发现。 “没有想到这位警惕性那么高,竟然察觉到有人跟着。”有一个人说。 “倒是可以理解,她算起来经历了两次算计,她只怕是有些惊弓之鸟。”另一个人说。 “嗯!这倒是比较符合她的经历。但,你发现了吗?今天他们见面后,她和一般人的反应不怎么一样。” “是的,我也发现这个问题。真的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她本人的应对很冷淡,理智得有些过分。” 在他们原来的设想里,见到自己的爸爸mama,她最起码应该是把自己的遭遇哭诉出来才对。 就算是她见到他们是横眉冷对,也算是正常的反应。 结果想不到的是她,对上两个人时,是一种很理智很冷淡的感觉。 可想到那一对亲爸妈是怎么对待孩子的,他们也无法说什么。 根据调查结果,这位当妈的,在孩子出生后,就使用的是保姆机械人带着孩子。 而夫妻两个人在孩子不到二岁时,就已经是同床异梦。 只不过男方去服兵役,勉勉强强维持着婚姻。 到了孩子七岁时,男方终于退役。 那一场婚姻结束。 两个人谁也不要孩子。 林英成了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 她从父母亲离婚后,就开始上寄宿学校。
好在是因为星际移民的关系,让人们对寄宿学校管理的特别严格。 基本上杜绝了什么校霸出现,也没有了什么校园欺凌。 她的学习成绩极为优秀。 一直是颇受老师欢迎。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她除了在学业上保持了热情外。 对于其他人际关系都不怎么太在意。 冷漠一直是她常有的表情。 她应该已经不习惯感情的付出。 这导致她和他们之间,即使有着血缘关系。 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只怕是和路人的感情差不多。 反过来想,要是这位感情丰富的话。 只怕早就死于缺爱中。 或者只是想着怎么和爸妈联系上。 她只怕也不会成功晋升为精英博士。 当然,在看过整个过程后,他们也发现林英的亲爸妈也是冷漠。 在这一点上看,果然是一家人,即使现在他们已经不是真正的一家人。 一直目睹这一切的人,感觉林英应该是很注意诺言的。 不然也不是在这一天到游乐场相见。 而后,她进来游乐场,对于游乐场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虽然年纪还是很年轻,但性子只怕像是老年人。 因为看透了一切,才不会悲伤。 要是将来有人想要追这位。 只怕是很费劲。 根本不好追。 因为她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兴趣。 想要讨好她很难的。 好处是,她受到别人情绪感染会降低很多。 在面对问题是,会相当冷静。 但这个优点,在有的时候,也会变成缺点。 人要是极度的理智,往往会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 还有,就是这位林英的潜力很高。 因为她身边已经是有专门的保镖之类的人员。 在评估报告上,把余颖这段时间里的行动,都做了汇报。 在写报告时,他努力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看待那个进入不少学派人眼里的学生。 对于余颖的举动,有人是看不上的。 认为对自己亲爸妈都很冷淡的。 只怕将来对于自己的朋友、队友,也没有什么感情, 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这种学派喜欢把学派打造成一个大家庭的。 在他们看来,余颖的反应太过冷漠,到了学派里,也是很冷淡的。 对于这种说法,有学派是嗤之以鼻,这种亲爸妈有必要惦记着? 从不到一岁,就把孩子扔给机器人保姆。 有丰沛感情的孩子,都会受不了。 没打算好好对待孩子,苦的还是孩子。 余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行为引起不少关注。 她大部分时间,还是自顾自研究着自己的课题。 当然比原主多了一些变化,那就是比较注意锻炼身体。 还有下载了一些教授音乐的视频。 余颖发现,这个世界里,多了不少乐器,也少了不少乐器。 好在是古琴也传下来。 余颖就订购了一个古琴,早晚弹奏一会。 在外人听来,她学得很快,别人不会怀疑的。 以原主的智商,还是能很快学会的。 只看弹得好不好的。 事实上意境上,余颖一直是控制住的。 原主就是一个一心科研的人。 但余颖穿过来后,自然不可能和她一模一样。 原主的生活太过单调,一个人冷冰冰地过完这一生。 余颖并不希望自己和她一样, 她不是原主。 而又不能太过不一样。 才选用练习乐器,让自己有休闲的机会。 当然在选择乐曲的时,她也是做了选择的。 这个世界和前面的世界,还是有相像的地方。 也曾经有过不少宗教。 现在的宗教也是有些信徒。 但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 那些宗教的音乐还是流传下来。 余颖选择的就是那种听上去很是宁静而致远的曲。 就这样开始练习,后来的曲调弹出来后,听后让人精神很是平静。 事实上,她在弹奏这些时,按照古礼,要沐浴焚香。 余颖是认真地生活着。 在她看来这一段生活,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她的琴声后来被外人听见后,每每在弹奏时,都是停留在原处。 。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