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_第21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第2/2页)

不敢出战。起义军逐渐迫近中都。

    五月,金世宗见金军作战不胜,下诏切责,将完颜谋衍、完颜福寿召还中都,解除兵权。又以纥石烈志宁为元帅右监军,封定国公。起运中都弓一万五千张、箭一百五十万支去懿州。六月,命仆撒忠义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负责诸路金军指挥,“出内府金银十万两佐军用”。从此,金王朝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镇压力量,纥石烈志宁也成为主要的军事统帅。

    窝斡率起义军西走花道,与仆撒忠义相遇。当时,起义军“众尚十万”,力量仍很强大。两军夹河为阵,起义军渡河,以四万人先攻金军左翼。金军“颇失利”。此时,志宁正率军在起义军后面追击。起义军不敢恋战,遂自花道往西转移。

    由于长期作战,金军已人马疲弱,不堪作战。起义军西走,诸将皆欲停止追击,以休整军队。这时,志宁俘获起义军侯人,尽知其虚实。原来,花道之战后,窝斡在指挥上出现了错误。他分起义军精锐以自随,以老弱兵等保护老小和辎重,分道转移,约定在山后会齐,从而分散了兵力,给金军造成了可乘之机。志宁主张追击起义军,攻劫起义军辎重,得到忠义的赞同,二人遂率军紧追不舍。金军过移马岭,进及袅岭西陷泉,与窝斡军再次相遇。

    金军“先据南岗,……作偃月阵,步军居中,骑兵据其两端”。起义军不知金军虚实,出击不利,大败。窝斡弟六院司大王袅被擒。“斡窝母徐辇举营由落括岗西去,志宁追及之,尽获其辎重,俘五万余人,杂畜不可胜计”。陷泉之战是契丹起义军与金军最大的一次战役,起义军遭到了巨大损失。

    陷泉之战后,窝斡收集散兵一万余人,转入奚族居地,在那里又补充一些奚兵,继续坚持斗争。八月,世宗命元帅右都监完颜思敬率所部兵进入奚地,与主力军会合追讨。

    起义军处境更加困难,“降者甚众”,”其余多疾疫而死”金军”追之益急”,窝斡北走沙陀。

    纥石烈志宁曾俘获起义军将领稍合住,但释而不杀,又把他放回起义军,要他伺机擒捕窝斡,许给官赏。稍合住回到起义军后,隐瞒自己被俘投敌真相,并在起义军将领中挑拨离间,涣散军心。当时,起义军屡败,内jianian稍合住的挑拨,使起义军更加人心涣散。

    九月初,稍合住与另一将领神独斡擒窝斡,到金军完颜思敬部投降。十二天后,窝斡被押送到中都,壮烈牺牲。

    窝斡牺牲,使契丹起义军遭到严重挫折,金军乘势进攻。起义军的枢密使逐斡、都元帅丑哥等三十余人相继战败被俘。纥石烈志宁又追击起义军余部至燕子城,起义军最后失败。

    在镇压契丹农牧民大起义的过程中,纥石烈志宁多谋善战,对金朝统治竭尽忠诚,效尽了犬马之劳。班师回朝后,世宗命他为左副元帅,赐以玉带,给予很高奖赏。

    金、宋自“绍兴和议”后,双方维持héping局面近二十年。直到海陵王统治时,才重新爆发了战争。正隆六年九年,海陵王不听劝阻,率军南征。这场冒险战争,激化了金朝内部的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海陵王本人,也在扬州政变中被部下杀死。侵宋金军北还,宋军乘机收复了两淮失地。

    金世宗即位后,金、宋双方仍处于战争状态。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自己的统治,金世宗审时度势,确定了与南宋议和的方针。即位之初,金世宗便着手创造和南宋议和的条件。大定元年十二月,金世宗“以元帅左监军高忠建等为报谕宋国使”“以罢兵、归正隆所侵地,报谕宋国”,节制诸军。志宁驻军睢阳,直接指挥作战,忠实执行了金世宗的作战方针。

    志宁至睢阳指挥伐宋,派完颜王祥取蔡州、完颜襄攻颍州。又奉仆散忠义命,移牒宋枢密使张浚说,“可还所侵本朝内地,各守自来画定疆界,凡事一依皇统以来旧约,帅府亦当解严。如必欲抗衡,请会兵相见同时,请朝廷以大兵屯驻盱眙、濠州、庐州等地备战。

    大定三年五月,张浚命李显忠、邵宏渊领兵攻占灵壁、虹县,进而占领宿州。

    志宁率精兵一万人,由睢阳出发,反攻宿州。他对此次用兵颇有信心,上奏世宗说:“此役不烦圣虑,臣但恐世辅遁去耳。”五月十二日,志宁率军至宿州。

    为打赢这次战役,志宁作了周密的部署。他在州西遍布旌旗,设为疑兵;自领大兵驻兵州南,别以三猛安兵驻州南。李显忠望见州西旌旗蔽野,果然认为金军主力在州西,认为东南兵少不足为虑,决定先进击州西金军右翼。万户夹谷清臣率先锋军出击,宋兵败退,金军追杀至城下。

    次日,宋军全军出战。志宁率全军力战,将宋军杀得大败。李显忠连夜率军撤退。金军一直追到符离。“宋师大溃,赴水死者不可胜计。金人乘胜斩首四千余级,获甲三万。于是宋之军资殆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