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天朝速度 (第2/2页)
是很意外。 西方记者戴有变色眼镜,总是对天朝充满怀疑,被宋鸿裕揭穿,西方记者一脸的尴尬,讪讪的不好意思。 “不错!不错!”宋鸿裕这是赤裸裸的打西方记者的脸,叶晨大觉过瘾,连声赞扬。 “我记得,叶晨参加光子芯片发布会时,你们那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啊,西方记者朋友们,你们今天怎么不质疑呢?”宋鸿裕也不是好惹的,决定还要接着打脸。 光子芯片发布会时,一片质疑声,西方记者更是公然喊出不可能,指责天朝在搞假大空,因为光子芯片连美国也做不出来,天朝更没戏。 这才过去多少时间,西方媒体就不敢质疑了,这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身。 西方记者更加没脸了,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更有人低下了头。 啪啪啪! 叶晨仿佛听见了响亮的耳光声。 真没想到,宋鸿裕是一个打脸高手。 狠狠的打了西方媒体的脸,宋鸿裕也爽了,心情很不错,道:“现在,可以提问了。” 记者们齐刷刷的举手,个个眼睛通红,恨不得第一个提问。 光子信息技术如此高大上,要是能够第一个提问,必然会成为记者生涯中的闪光点,一辈子也忘不掉。 “林嘉颖,林大记者,就你了。”宋鸿裕哪会把这么好的提问机会给外国媒体,当然要给天朝记者。 我? 林嘉颖有些发懵,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提问的机会被她得到了。 很快,她就反应过来,满脸惊喜,快速站起,拿过话筒,声调有些高,难掩激动之情,道:“首先,我要祝贺祖国在光子信息技术上取得巨大成功!”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如同雷鸣似的。 掌声停歇后,林嘉颖又道:“其次,我要感谢宋主任把这么宝贵的机会给我,我很感激!” 这种机会很难得,林嘉颖真心感谢,说得很真诚。 “林大记者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具有职业cao守,我把这机会给你,是应该的。”宋鸿裕解释一句。 “谢谢。宋主任,我想请问下,我们国家在光子信息技术领域走到了哪一步?是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吗?什么时间进入实际应用?”林嘉颖对科技的理解不错,问出了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理论上的成功,和实际应用,是两回事。这问题,正是大家关心的,无不是竖起耳朵,想要听个明白。 “林大记者,我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国家在光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不是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而是现在就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宋鸿裕的声调并不高,他的话却是如同雷霆似的,在众人耳边轰鸣。 西方在量子领域仅仅存在于理论阶段,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把量子通信卫星打上了天,这就是区别。 按照众人所想,天朝能够在光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理论突破,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想到的是,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这太惊人了,无异于重磅炸弹在众人耳边爆炸,给他们造成了极度轰鸣的冲击效果。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众人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就是没有人发出声响。 过了好半天,这才一片哗然。 “不可能!” “这不可想象!” “进入实际应用,这可能吗?” 不仅西方记者,就是林嘉颖这些天朝记者,也是认为不可思议。 这次,不是西方记者戴有变色眼镜造成的,而是这事的冲击力太强烈了,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宋鸿裕的双手不住下压,费了好大力气,记者们的议论声这才停歇下来。 “你们觉得不可思议,不可信,是吧?我告诉你们,这就是真的!因为,这就是天朝速度!”宋鸿裕昂首挺胸,特别自豪。 天朝速度? 西方记者脸色变幻,过了好一阵,虽然仍是觉得不可思议,却是没人质疑。 天朝记者就不同了,他们扬眉吐气,特别高兴。 天朝速度,闻名世界,这是天朝的标志之一! 只要我们国家下定了决心,要做一件大事,那一定能做成。而且,所用时间不过是国外的一半,甚至于更短。 比如说,我们刚刚下水的国产航母,制造时间才三年多一点,比起美国制造航母的时间要短很多。 “天朝速度,非常了不起!”西方记者回过神来,不少人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赞叹。 他们不认可也不行,谁叫天朝速度闻名全球呢? 西方世界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到了天朝手里,会变成可能。而且,速度还很快,所用时间很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