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老爷子的决断(下) (第2/2页)
之后,咬着牙道:好,就依先生所言。本王这就上本保奏老十四。 忙忙忙胤祚这些天忙得晕头转向,自打老爷子倦政以来,上书房大臣们地工作量就大了许多,原本事情就杂,这回兵败的消息一传开,那些纷纷飞来的奏章更是令一干子上书房大臣头疼万分,在处理正常事务的同时还得整理那些请战书之类地折子。原本轮值的上书房大臣们到了这会儿也没了休息地福分,五六个上书房大臣挤在畅春园的詹宁居里埋头苦干着。 累死了妈的,这日子过得真累人胤祚从奏折堆里抬起头来,起了身,在室内走了走,活动了一下久坐而有些子僵硬的手脚,刚想伸个懒腰,分管那些保本奏章地李振裕站了起来,走到胤祚身边。手中拿着一份名录道:王爷,三天来的保本都已清理完毕,一共是六百四十八份,除开路远地云贵等地的折子未到,其余的都统计出来了。 哦,辛苦李大人了。胤祚点了下头,顺手接过了名录,扫了一眼。立刻现其中的蹊跷保奏老十胤锇挂帅出征的竟然有三百九十出头,保奏老十四的也有百余本,保奏胤祚的也差不多是百余本,大多都是武将,其他阿哥也都各有保本,只是不多而已,至于毛遂自荐请求挂帅地也颇有几个。 嘿。老八果然是动了起来,妈地,竟然能鼓动三百多有上本之权的大臣,这小子在官面上地手笔还真是阔得可以,不过只是在做无用功罢了,这会儿闹得越凶,老爷子一准更是忌恨。老八一准又得吃苦头了。胤祚心中鄙夷了一把老八。却为自个儿没动保本就能有一大帮子武将保奏自己而暗自得意不已得军心者得天下也,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不是吗 胤祚看了眼李振裕。貌似随口地问了一句:四爷可曾上本
回王爷的话,四爷也上了本章,王爷请看。李振裕转身翻了下桌子上那叠子厚厚的奏折,从最上头的几本里找出了胤的奏本,递给了胤祚。 奶奶地,老四这混球果然跟邬林二人所猜的那般贼心不死,娘的,这混球好歹毒的诡计,嘿,一准是看出了咱在粮道上的安排了,不过任你jianian似鬼,也得喝了咱的洗脚水。胤祚心中暗自冷笑了一声,也懒得多加理会,笑了一下道:李大人,既然都整出来了,就转内奏事处去,进呈御览好了。李振裕点头称是,挥手召过一名郎官,交待了几句,便让那名郎官捧着厚厚的奏章转内奏事处去了,胤祚也没怎么在意,坐下来继续埋头批改折子,按想这些奏章上去,老爷子就是要有圣旨下来,最快也得明天地事儿,可没想到胤祚一封奏章还没批完,一个小太监就紧赶着跑来宣康熙老爷子的口谕:传毅亲王胤祚上书房大臣马齐张廷玉觐见。 嗯这么快就要议决了胤祚愣了一下神,看了看已经起了身的马齐张廷玉,自嘲地笑了一下,稳定了一下心神,也起了身,顺手从衣袖中掏出张银票子,也没看是多少两的,直接赏给了那名来传旨的小太监,笑着道:有劳公公了,头前带路好了。 小太监很是熟练地收下了银票子,偷眼一看,是张二百两的银票,顿时乐得眼睛都眯缝了起来,屁颠屁颠地引着三位上书房大臣望烟波致爽阁而去,一路上奉承话说个没完,马屁拍得山响,听得马齐张廷玉直皱眉头,胤祚心中有事,却也无所谓,一路急赶着到了烟波致爽阁,刚一进房中,就瞅见康熙老爷子面色苍白地斜靠在塌上,正拿着本折子在看呢。 儿臣见过皇阿玛。胤祚没敢细看那份折子究竟是谁的手笔,一头跪倒在地,给老爷子请了安,马齐张廷玉也各自上前跪安。 康熙老爷子头也没抬,只是说了声:免了待得众人起了身,康熙老爷子抓起搁在塌上架着地几子上地一根朱笔,飞快地在那本折子上批了几个字,随手扔给了胤祚,冷笑着说道:小六儿,好好看看这本折子,哼。 啥事惹得老爷子如此震怒胤祚慌忙将地上的折子拾了起来,一入眼就看见那上头批着几个大字狼子野心。再一看,正是老十地自荐本,飞快地将折子过了一番,心中虽很是解气,可脸上却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一头跪下道:皇阿玛息怒,十弟为人虽莽撞了些,可有报国之心却也是好事,当不得如此重的评语,儿臣恳请皇阿玛收回此言。站立一旁的马齐张廷玉都是心思灵巧之人,压根儿就不用看评语就知道老爷子这是要作老十了,慌忙接过胤祚手中的折子,凑一块儿看了看,也都跪了下来,各自磕着头劝谏不已。 哼,报国之心,这混账何曾有过报国之心,来啊,传令将十阿哥革去贝子爵位,索拿宗人府问罪康熙老爷子愤怒地喊道。 皇阿玛使不得啊,十弟就算有错,可也罪不至此,儿臣恳请皇阿玛息怒。胤祚赶紧磕头如捣蒜一般地劝解道。 皇上,万万不可啊,十阿哥请战心切是有的,不可因此而降罪,否则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张廷玉也高声劝谏道可再挫了。马齐也随声附和道。 康熙老爷子猛喘了几口气,叹息了一声,挥了下手道:罢了,都起来罢,朕今儿个就传旨准备出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