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九十章 爆炸效应 (第3/4页)
战略决策,打算建立起北起阿留申群岛,经中途岛与威克岛,再沿着马绍尔群岛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最后到达菲律宾的战略防线。如此一来,共和国要么出兵占领关岛,要么及时起下一轮战略进攻。因为起战略进攻投入巨大,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所以理想选择是占领关乌,阻止美军撤军,即按照海军的意图,将关岛变成战场,让美军为了岛上的力多万军人而不得不在这里与共和**队决战。问题是。共和**队却没有立即出兵占领关岛。甚至没有对撤退的美军进行拦截。 综合当时的情况,只能相信,这肯定与共和国海军有关。 原因很简单,如果在关岛决战,海军肯定得参战,而且得投入主要兵力,也就是即将恢复战斗力的第一主力舰队。虽然此举很有可能让美军别无选择,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特别是海军舰队。但是从长远考虑,在关岛已无明显战略价值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歼灭美军有生力量就让海军唯一的主力舰队去冒险,不但不划算,还会对接下来的战略进攻行动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让海军选择的话,肯定是保存兵力,等到做好战略进攻准备之后,再全力出击。 当然,共和**队没有立即攻打关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说直接点,就是“罗塔岛大爆炸”的战略启示。 “罗塔岛大爆炸。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将岛上的飞口万吨弹药物资换成枚同等当量的核弹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不用这么狠。将当量缩小旧倍,即在离海面万o米处引爆,枚劲万吨级的核弹头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回答很明确,提尼安岛被海啸吞没。塞班岛糊的地面与大半个关岛被吞没,离战场数千千米外的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与日本列岛都会受到影响。南面密克罗尼西亚的大部分岛礁将被淤泥覆盖,再往南的新几内亚都会受到影响,而由此丧生的军民不会少于旧万。 对美军来说,肯定不缺乏核弹头。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当局还不敢肯定美军有没有在关岛上储备核弹头。 虽然按照规定。美军只能在关岛上部署执行警戒任务的战略轰炸机、为执行巡逻任务的战略潜艇提供支持,不能在岛上单独部署核弹头,而且这些规定都得到了核查的支持,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战争爆后,美军没有秘密向岛上运送核弹头,哪怕是战术核弹头。要知道,以美国的核技术,哪怕只是枚战术核弹头,也可以将爆炸当量由数千吨提高到数百万吨、甚至数千万吨,而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座面积拥有无尘厂房与适当设备的实验室而已。 设想一下,如果美军在关岛来一次大爆炸,而且是由核弹头引的大爆炸,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想得再狠一点。如果美军将这叭帜头埋在岛上的某个制高点,比如兰兰山的山顶上。而叭海下。等到共和国陆战队登陆的时候引爆,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考虑得再全面一点,美军用岛上的大口径电磁炮,将配备了核弹头的炮弹投向外海的登陆舰队的话,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可以说,这些疑虑,让共和国当局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更加小心谨慎。 当然,从理论上讲,美军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害处远远大于好处。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军在战场上开了这个先河,共和**队就有理由向太平洋上所有有美军驻扎的岛屿投下一枚战术核弹头,而且是真正的战术核弹头、而不是第五代战术核武器。即便这么做,不可能杀死岛上的所有美军,甚至无法对隐藏在距离地面数十米的地下工事里的美军构成伤害,但是肯定能够污染岛屿的地表与附近海域,使美军丧失活动能力,也使那些没有三防能力的运输舰船不敢靠近岛屿。换句话说,这么做,能够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所有岛呜要塞变成摆设,让共和国海军能够直取澳大利亚、甚至直接攻打美国本土。 问题是,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不可能毫无准备。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相关资料。“罗塔岛大爆炸”之后,海军下达联第一份文件就是让所有战舰接受三防检查,并且在检查期间,增加三防系统的防护级别。海军的第二份文件也与此有关,即所有正在建造与正在设计的战舰不但要全面加强抗辐射能力,还要恶劣条件下的抗沉能力提高一倍。按照这一标准,所有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战舰均能抵抗旧千米以内的由四万吨级核弹头在,劝米的高空爆炸引的海洋灾难,或者抵抗力千米处,由刃万吨级核弹头在海面下爆炸引的海洋灾难。可以说,这一要求非常高,必然会对战舰的设计与建造造成巨大影响。与海军一样,陆战队也做了类似的工作。按照陆战队司令部下达的命令,不但立即向前线部队运送了单兵三防装备、让所有部署在前线的主战平台均接受了三防检查,还对所有正在制造的、以及正在设计的装备提出了新的三防要求。拿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来说,除了必须顶住四万吨级核弹头在旧千米外空爆产生的辐射与高温高压之外,还必须具备在核爆之后旧分钟到达爆炸中心投影点,并且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可以说,仅此一点,就让陆战队的所有重型装备都得接受改进。
可以说,当时连共和国陆军都吓了一跳已 如果说战术核武器对谁的影响最大的话,那肯定是陆军,而不是海军。要知道,在美军制造“罗塔岛大爆炸”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已经在大陆战场上走向胜利,分南北两路进军的数百万大军不但扫荡了大半个乌克兰。还将兵锋指向了莫斯科。按照袁晨皓的估计,只要能够在猛口年的夏季占领莫斯科周郊的梁赞、图拉、弗拉基米尔、雅罗斯拉夫尔等地,欧盟就将在秋天到来之前参战,而俄罗斯也将在四年底的寒风中走到尽头。真要如此,在东欧平原上的共和国大军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俄军埋在战场上的核弹头,特别是埋在占领区里的核弹头。要知道。如果俄军能够想办法在共和国的兵力集结点埋设枚核弹头,哪怕只是,枚当量为,劝炖的核地雷,也能干掉方圆数千米内的共和**人,并且制造出一块面积在旧万平方千米左右的放射性沾染区。对于一个,已经绝望的民族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因此俄军很有可能用核地雷来构筑莫斯科的最后防线。像当年库图佐夫对付拿破仑那样。用一个。变成了废墟的莫斯科来对付共和国大军。走到这一步,就算共和**队不需要用莫斯科的木材来取暖,也会放弃这座遭到严重污染的城市。当然,由此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更是难以设想。 由此可见,当时共和**队几乎是“谈核色变”。 事实上,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核武器,还有同样能够产生毁灭效应、或者具有大规模杀伤能力的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与气象武器,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也最应该得到重视的不是与“罗塔岛大爆炸。有关的气象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