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九十七章 高消耗战争 (第4/4页)
,很多人都认为攻打斐济群岛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 以当时的情况,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攻打斐济群岛占用了太多的军事资源,比如让天军的战略轰炸机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支持,从而对轰炸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也对最终控制西南太平洋地区,将重点转移到太平洋中部,即进军夏威夷群岛产生了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张雪峰在当时挥的影响将共和国引上了歧途。 毫无疑问,不能只着到有害的一面,还得看到有利的一面。 先得承认。斐济群岛攻防战也拖住了美军的大批作战力量。别的不说,为了守住斐济群岛,在期间,美国海军比计划的多建造了大约如万吨小型舰艇,如果将这些建造能力用在大型战舰上,足以打造支主力舰队。同样的道理,美军消耗在南太平洋上的战争物资不比共和**队少。受斐济群岛攻防战影响,美军还不得不对相邻战区的军事部署做出调整,比如将原本应该派往夏威夷群岛的作战力量部署到圣诞岛,以巩固夏威夷群岛的南面防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认为,正是斐济群岛攻防战,让共和国当局提前做出了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战略决策,从而对太平洋战争的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事实上,这一点也早就得到众多战史学家的承认。 不管怎么说,以田年的战场态势来看,攻打斐济群岛确实有画蛇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虽然在制订战略计戎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决定攻打斐济群岛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存在,为接下来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进行战略轰炸提供基础条件,而且事实也证明战略轰炸是打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最理想手段。但是共和国高层在衡量局面时。过多的考虑了欧盟的主动性,即认为欧盟有可能在战局失去控制的时候转向美国。从根本上讲,欧盟的态度是由整体战略走向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一个战场上的战斗决定的。说简单点,只要共和国在整体战略上处于优势地位。并且一步一步的朝着胜利前进。欧盟就没有可能投靠美国,法国也就不可能拿新略里多尼亚与瓦努阿图做文章。事实上,在这一点上,共和国当局有类似的认识,比如共和国陆军部署在俄罗斯与中东的数百万大军就是一种战略防备,目的就是要在欧盟反水的时候起战略进攻。如此一来,在太平洋战场上。共和国陆战队已经进驻新喀里多尼亚与瓦努阿图,即便欧盟反水,法国想搞点小名堂,共和国陆战队也能控制新咯里多尼亚与瓦努阿图。也就是说,不管是从政治、还是从军事角度出,共和国都没有理由在斐济群岛上耗费百万兵力与旧个月的宝贵时间。 万幸的是。这是田年,而不是毖年。 得益于暴涨的国家战争实力。虽然在某些方面犯了错误,而且是比较低级的错误。但是共和国的作战行动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战略层面上,只要能够达到消耗美国战争实力的目的,就不算彻底失败。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认为,裴承毅在的年初做出攻打斐济群岛的决定,不是说这座群岛有多么的重要。而是想在这里消耗掉美军的有生力量,为太平洋战场上的正面进攻,即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提供支持。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把美军牵制在南太平洋上,并且迫使美军在夏威夷群岛南面部署新的战略防线,而是在太平洋中部海域与美军决战。共和国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更重要的是,随着大陆战争以俄罗斯投降而结束,共和国兵力过剩的问题已经浮上水面,不管是消耗陆战队、还是消耗陆军、或者消耗海军,总归都会在某个方向上投入重兵,从而解决兵力过剩的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以共和国在田年时的战争实力,重点不再是如何提高部队的作战效率,即用最少的兵力取得最大的战果,而是如何争取更大的战果,也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降低军队的作战效率。 这个时候再来看共和国在整个太平洋上的战略布局,也就不难现,攻打斐济群岛确实是权宜之计,既拉长了战线、让共和**队获得了更加多的进攻机会,又消耗了不少的兵力,甚至因此而损失了不少官兵。总的来说。这种战略上的决策没有绝对的对错。总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关键就是看哪一面起到了主要作用。 与攻打斐济群岛相比,在幼年月初启动的进军夏威夷的作战行动就重要得多了。 前面已经提到,随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不再是共和国的威胁,而且可以在不出兵攻占的情况下就让美国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军事存在变得毫无意义,共和国当局调整了战略。将进军夏威夷群岛确定为太平洋战场上的主攻方向。显然,进军夏威夷群岛的难度比攻打澳大利亚还要大。 从战略层面上讲,美国在西南太平洋上一败涂地的原因只有一个。即过于漫长的战略补给线。虽然在四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澳大利亚挡住了日军。但是当时美国取胜的关键不是拥有军事优势,而是用强大的工业优势抵消了其他劣势,再加上日军犯的一些低级错误,自然能够轻易取胜。与共和国相比,美国基本上没有工业优势。因此战略上的劣势就显得非常突出了。可以说,只要共和国下定决心,哪怕是出兵攻打澳大利亚,也不会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与澳大利亚相比,夏威夷群岛的最大优势就是背靠本土。 说得直接一集,3劲千米的运输线从洛衫矾到檀香山要比凹力年米的后勤补给线从洛衫矾到悉尼好守得多,也便利得多。同样一支船队,能够用从洛衫矾到悉尼往返一趟的时间在洛衫矾与檀香山之间往返航行4趟,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美军守卫夏威夷群岛的难度要比守卫澳大利亚低得多。 当然,夏威夷群岛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地理优势,即在方圆刃。到烈口千米的范围之内,除了西面的中途岛从地理位置与地质构成上讲。是夏威夷群岛最西面的岛屿与威克岛之外,就没有几座像样的岛屿了。更重要的是,中途岛与威克岛实际上也是两座面积非常有限,连淡水资源都没有的小岛。如此一来,共和国海军要想攻打夏威夷群岛。除了将中途岛与威克岛当成跳板之外,仍然得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后勤保障线过瓦四千米,如果从琉球群岛出,更是过了旧曲千米,是美军的2倍到3倍。即便不考虑前线作战情况,光是后勤保障力量就得多投入2到3倍。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共和国当局在是否进军夏威夷群岛,以及如何进军夏威夷群岛的问题上一直比较犹豫。准确的说。共和国当局在2哟年之前没有进军夏威夷群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进攻手段。 随着这一问题在田年中期得到解决,进军夏威夷群岛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