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灾情(第三更)  (第2/2页)
,今年可能要庄稼绝收,二人对于刘封的先见之明,佩服的不能再佩服了。    这过个手,就能翻几番,一本万利啊。    粮食是你们收购的,跟我是否有先见之明有什么关系。刘封对于二人的话到是有些不以为然。    但是部下崇敬自己,刘封也没道理反驳。因此只是心中想象而已。    你们在荆州多日,可知道荆州现在是什么情况刘封问道。终于问出了他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干旱十分严重。有一半以上的河流已经彻底干枯了,其余的虽然没彻底干枯,但也是在苟延残喘。水量严重不足。而蔡瑁,蒯越又没有主公的先见之明,先挖掘深井。所以很多百姓都是用水困难。甚至有些老人因此而丧命。张道叹了一口气道。    神色有些沉重。    随即,又把自己的见到的都一股脑的说给刘封听了。    荆州的百姓们都很富足,有些人就算是把粮食卖给张道二人,但家中余量仍然能撑到明年。    但是现在的情况,并不是粮食。而是水。    有些人甚至烧饭的水都没有了,张道二人因为常在村子中走动。曾经亲眼看见,有些百姓生吞米粒。    绞碎了吃,再喝一些水。    烧饭说要蒸发水分的,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一口水也能活命。    对于张道的话,刘封默默的听着,除了刚开始有些波动以外,其余都很冷静。    一早就知道会有旱灾,刘封早就在脑中幻想出旱灾会是什么情况了。    这些还算好的,荆楚,吴越还有些底子在。干旱可能死不了多少人。真正杀伤力巨大的是随后而至的洪涝。
    他们能冲垮百姓的房屋,冲走粮食,使得的粮食发霉。    到时候的灾民可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造成的动荡绝对惊人。    而从现在荆楚的情况,刘封也能大概猜测出江东的情况。    孙权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啊。甚至,比蔡瑁他们更加难过。蔡瑁对于荆楚没什么野心,而孙权却是有野心的人。    有野心就惧怕衰弱。孙权惧怕不可预测,也不可应对的灾难。    换而言之,刘封从这场灾难中,能捞到孙权的那些山越人的几率很高。    事到如今,别的刘封都不在乎了。己方的利益,才是刘封最在乎的。    嗯。等张道说完以后,刘封点了点头道。    随即,又道:虽然你们在外边尽职了近一年,很是辛苦。但是现在却还不是你们休息的时候。    请主公吩咐。二人很机灵道。    心下也比较激动,如今的刘封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没有一块地盘的野将军了,他是坐拥三郡的杨武将军。    随着这些日子,在外边的历练。二人也渴望能获得重用,再往上走走。    随我来。刘封起身对二人道。    诺。二人应诺一声,迅速的跟上。    随即,刘封带着二人乘坐马车,出了城池。    很快,马车就到了西陵城南三十里左右的一处小河道边上。    展现在张道,许田二人面前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条河道已经彻底干枯了,除了河中央还有些淤泥以外,其余都很干燥。更道路差不多了。    但就是在这条死喝上,无数百姓从河道内部挖掘出泥土,然后挑着土,往两边加固河道。    疏通河道,加固河道,整治河道。    这几个字,从张道,许田二人心中升起,二人也渐渐明悟,刘封要找他们干什么了。    二人在看着前方小河,刘封也是如此。    这条河,刘封几乎每隔几天都要来一次,因为这条河就是现在江夏,九江,长沙的缩影。    无数壮年劳动力被抽调。被安排疏通河道。    现在三个郡内,只要有河道的地方,就会出现这些挖掘河道的民工。    因为刘封知道,真正破坏力巨大的天灾是洪涝啊。洪水一来,什么都是浮云。    疏通河道,最大的加大泄洪量,就能保住江夏三郡。    而这么重要的工程,量很大很大。九江还好一些,地方小。水系也少。但是江夏,长沙两郡中的水系却多的要死。    许正,蒋琬率领的地方官系统,全力运转之下,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现在张道,许田二人经过锻炼后,能力都不俗。有他们的加入,应该能加快工程的进度。    你们二人一人去长沙,一人留在江夏。帮助二郡太守整治河道。刘封对着二人道。    心中早已经有了预料,二人也不惊讶。    很迅捷的回答道:诺。    见二人的反应速度,刘封比较满意,去外边历练过的人,果然是不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