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三十七章 绝对优势(第三更) (第2/2页)
因为 离缩短,换成了标准穿甲弹。到第十三轮齐射的时择了全装药,从而可以用标准穿甲弹直接轰击巴拿马号的舰体。 结果,炮手把瞄准点压得太低了。 穿甲弹没有直接命中巴拿马号,而是先落在了海面上,结果因为穿甲弹的度太快,且入射角度太大,被海水弹了起来,在失去了稳定的情况下砸中了舰体。 以古巴级大型巡洋舰的防御能力,如果被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直接击中,很有可能因为装甲太薄,导致穿甲弹在爆炸之前就穿过了整个舰体,或者在到达舰体右侧才生爆炸。 问题是,失去了稳定性的穿甲弹的穿甲能力下降了不少。 结果,穿甲弹.在击穿了巴拿马号的左侧主装甲带之后,仅仅撕开了二道隔舱的舱壁,就在三号轮机舱后方的舱室内生了爆炸。 这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别说大型巡洋舰,就算是战列舰挨了这么一下,也受不了。 爆炸产生.的弹片打穿了轮机舱的舱壁,彻底摧毁了三号与四号轮机舱。另外,还导致后方舱室内的损管队员全部伤亡,并且引了大火。 大火迅蔓延,火势很快.就失去了控制。 当舰长意识到c炮塔弹药.舱受到威胁,下令向弹药舱注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挽救这艘排水量过了三万吨的大型战舰了。 中弹之后大概十分钟,仍然在.继续作战的巴拿马号生了大爆炸。 最终,巴拿马号在.九点四十五分左右战沉。 关于巴拿马号的弹药舱为什么会生爆炸,这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众多悬案之一。按理说,这种全新设计的大型巡洋舰应该有完备的弹药库防火措施,而且弹药库是得到单独保护的,除非被直接击中,不然外界产生的大火很难烧进弹药库。 后来,有人认为,巴拿马号在战沉之前还在继续作战,其c炮塔并没有停止开火。也许,这就是其弹药库生爆炸的关键原因吧。 击中了巴拿马号之后,郑恩博让舰队转向到了三百度。 随即,四艘战列舰上位于舰尾方向上的三门主炮也投入了战斗。当然,因为四艘战列舰是相互错开的,所以先转向的是广西号,而不是河北号。在完成转向之后,就由广西号领队,河北号反而落在了最后面。 此时,第311主力编队与第54舰队主力编队的交战距离在一万五千米到一万八千米之间。而在这个距离上,别说阿拉斯加级与古巴级大型巡洋舰,就算是罗得岛级,乃至美军正在建造的蒙大拿级战列舰都承受不了四百毫米重炮的轰击。 更重要的是,随着交战距离缩短,且进入了平行交战状态,命中率迅提高。 虽然美军大型巡洋舰装备的十二英寸重炮在这个距离上也能对省级战列舰产生一些威胁,至少能够使省级战列舰的上层建筑成为牺牲品,但是却难以击穿省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更不可能打掉省级战列舰的指挥中心与主炮炮塔。 可以说,这是一场并不公平的决斗。 九点三十四分,二号主力舰,即古巴号中弹在大概四十五分钟之后沉没。 九点三十七分,一号主力舰,即阿拉斯加级的最后一艘萨莫亚号中弹在十分钟后撤出战斗,挣扎着返回了珍珠港,最后在前往美国本土西海岸的途中与一支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遭遇,被击沉。 九点四十分,五号主力舰,即牙买加号被河北号击中撤出战斗之后,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沉没。 九点四十七分,三号主力舰,即海地号被击中在十五分钟后撤出战斗,并且返回了珍珠港。 九点五十分,七号主力舰,即阿拉斯加级的第五艘,波多黎各号被击中在坚持了十五分钟之后,又被二次击中,最终撤出战斗,返回珍珠港。 到此,第54舰队在二十分钟的时间内,损失了六艘大型巡洋舰。 问题是,从始至终,第54舰队的大型巡洋舰都在向第311主力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开火,而没有对付第31舰队的巡洋舰,更没有主动拉开交战距离。 大概是郑恩博提前分散了辅助战舰,没有给米切尔任何机会。 另外,在第51舰队重新编队,以及第53队赶回来之前,哈尔西要求米切尔不惜一切代价的缠住第31舰队,所以使第54队必须面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对手,从而不得不承受最为惨痛的损失。 无论如何,在这二十分钟的战斗中,第31舰队再次证明了快战列舰在大型巡洋舰面前的绝对优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