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郅支单于转战西域站稳脚跟,匈奴人能再次崛起吗? (第1/2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和原配许皇后的亲生儿子,他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又有点多愁善感的皇帝。为了对他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汉宣帝执政的时候,非常注重以法治国,重用了很多懂法执法的官员,所以在当时的朝廷里,皇帝的威严是神圣不可侵犯,有几个大臣因为说了几句讽刺朝廷的话,就被下狱杀掉了。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就向自己的父皇进言,爹啊,这样是不是太过了,不该对大臣这样用刑的,是不是应该吸取些儒家的治国之道啊? 汉宣帝当时就火了,你懂个什么,我们大汉的治国之道,就是王道和霸道交替使用的,干嘛要学儒家那些东西?那些儒生东西学的不少,可他们会理论联系实际吗?整天就知道用古代的事情来批评现代,都不知道什么是虚什么是实,你让我怎么用儒生?说完之后,汉宣帝看了看一脸疑惑的太子,不由得叹息道,以后乱我刘家的,就是太子啊! 从那以后,汉宣帝就有点不喜欢刘奭了,一直有重换太子的打算。可因为刘奭是自己贫贱时候许皇后生的儿子,许皇后又死的早,所以汉宣帝一直没下去废太子的手,最终还是刘奭掌管了大汉江山。 我们再说一下这第二件事情,刘奭做太子的时候,特别宠爱一个叫司马良娣的妃子。可这个司马良娣福分不够,年纪轻轻的就病死了,在临死之前她很不甘心,就对刘奭讲,这可不是老天要我死啊,是你的其他姬妾嫉妒你对我的宠爱,她们用诅咒之术害死的我。刘奭对她的话是深信不疑,就把怒气怨气都发到了这些姬妾身上,他的发泄方式比较特别,就是不理大家。 这时间一长,就被汉宣帝知道了,为了太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刘家能后继有人,他就叫皇后给太子选了几个出色的女子,等太子来朝拜的时候介绍给太子。太子看到这几个女子就是一愣,耳旁就听到有人问自己,太子喜欢哪个啊选一个吧! 本来刘奭是没有这个心情的,可又不好拂了皇后的好,,就随手指了指挨自己最近的一个,那个女子名叫王政君,以后他为刘奭生了个儿子取名刘骛,成为汉元帝之后的皇帝,那王政君还有一个有名的侄子叫王莽,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汉元帝虽说想重用儒生,可无奈自身驾驭朝臣的能力不足,很多事情都无法控制,儒生最后也没有能真正在他的统治下发光发热。不过在汉元帝治下也发生过一些大事,还是和匈奴有关。 我们之前讲过,呼韩邪单于为躲避郅支单于向汉朝称臣,而后亲自来朝拜汉朝皇帝。汉宣帝对他是十分的礼遇,郅支单于知道之后也不甘示弱,虽说没有称臣来朝拜,也先是派出儿子后派出使者,对汉朝表示自己的态度。汉朝同样对郅支单于的使者给予了厚待,只是对呼韩邪单于的人更好一些。 最初啊,郅支单于以为呼韩邪单于投降了汉朝就不再回来了,他就率军向西边进发,想给自己多打出一片土地光复大匈奴。这一路比较顺利,他遇到了另一个不知死活自立为匈奴之主的伊利目单于,郅支单于打败了伊利目单于,吞并了他的五万人马,壮大了自己的队伍。 这时候,呼韩邪单于得到汉朝兵马粮草帮助的消息传来了,郅支单于就陷入了思考之中。现在呼韩邪单于有了汉朝做靠山,自己想灭他一统匈奴是有点费劲了,干脆我还是往西域走走,去联合一下乌孙国吧。 乌孙国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呼韩邪单于得到汉朝的帮助了,而郅支单于现在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他们就杀掉了郅支单于派来的使者,然后把使者人头送往西域都护府,又出动八千骑兵来攻打郅支单于。 郅支单于没等回使者,却等来了乌孙国的攻击部队,他没有办法就下令迎击乌孙。一战之下乌孙败走,然后郅支单于的军队乘胜西进,打下了乌揭国,又携余威打败了坚昆和丁令,吞并了这三个国家的地盘。有了新的根据地,郅支单于就在那里建立了新的匈奴都城,之后又多次攻打乌孙国,让乌孙国吃了不少的苦头。 咱们先放下郅支单于,再说一说呼韩邪单于的这一支匈奴。汉元帝刚继位的时候,呼韩邪单于就给新天子上书,说自己的人民日子过的很苦,希望皇帝陛下能给予支援。汉元帝就按照老爹的做法,命令云中郡和五原郡转运了两万斛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