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8章 遗失的营地  (第2/2页)
本来的模样,但是最让我好奇的“玉佩”却没有迟迟没有出现,    而玉佩恰恰是日记中提到的,所以我更关心日记。    “日记是在帐篷里面发现的!”    那伯伯的话印证了我的猜想。    “好在你对二战的历史还算了解,否则...就算告诉你,恐怕也是天书!”    天书?什么意思?    “里面记载的是关于德国纳粹的秘密任务,只不过任务的内容实在诡异!”    “诡异?”我不解。    “对!”    那伯伯轻轻叹口气。    “德国纳粹曾经试图用“玉佩”扭转战局!”    ......    事情还是要从“帐篷”说起。    当时在场众人经过简单商议之后,决定将帐篷从沙包中挖出来,挖掘工作就交给了考古学院的王教授。    挖掘工作进展很顺利,疏松的土质很快被清理干净,露出整个营地的轮廓。    营地共有两顶帐篷,刚才露出沙土的是其中一顶,另外一顶就在其旁边不远处。    此时帐篷都已坍塌,黄沙堆积其中。    随着清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帐篷里面的沙土逐渐被清理干净,最终在里面发现了一具干尸和一堆人骨。    干尸全身蜡黄,骨瘦淋漓,身上的衣物已经腐烂,只依稀分辨得出深蓝色,材质倒是很厚实。    脚上蹬着一双高腰马靴,马靴经过岁月的侵蚀,虽然未腐烂,却已经残破不堪。    干尸面目狰狞,死前一定十分痛苦。    最引人瞩目的是干尸左手无名指上佩戴的一枚戒指。    戒指造型奇特,上面雕刻着一个无比凶恶的骷髅头,虽被黄沙掩埋多年,却依旧闪闪发光。    老胡最先发现戒指,随即便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将戒指小心翼翼拿在手上,借着手电光仔细观瞧。    戒指的材质并非金银,应该是特殊材质,类似于合金之类,拿在手上并不觉得压手。    在戒指的背面,刻着三个字母,依稀辨认应该是“SSS”。    老胡将戒指举起,只见戒指的内圈竟然刻着一串符号,符号的样式很奇怪,类似于甲骨文。    由于掩埋多年,很多字迹都已经被灰尘填满,所以看不太清。    老胡仔仔细细研究半晌,表情突然变得紧张。    “鲁尼文?”    鲁尼文?众人听完无比错愕。    就连当时考古界的泰斗级人物王教授听完都是一愣,随即质疑的问道:    “小胡,你说什么?”    老胡并未搭话,似乎还不敢十分确定,又举着戒指聚精会神的研究半天,最终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要的嘛!就是鲁尼文的撒!”    老胡解释说,鲁尼文是欧洲古老的文字,它与甲骨文是同时代产物。    鲁尼文最早是雅利安人发明的文字,后来逐渐被拉丁文取代,到了公元六世纪左右,鲁尼文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老胡能认识鲁尼文,是因为超科委曾经接到过一项绝密任务——破译鲁尼文!    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占领国会大厦。    此举本想生擒希特勒,却不曾想希特勒已经在此之前秘密转移。    虽然没有找到希特勒,苏联红军却在其办公室内,发现一份还未来得及销毁的绝密文件。    文件的内容不是德文,而是用鲁尼文编写。    苏联方面曾经组织大批专家,试图翻译鲁尼文,破译文件内容,但是均以失败告终。    最后黔驴技穷的苏联不得不将文件秘密转交中国,让其帮助破译。    那时候两国的关系还处于蜜月期。    苏联深深知道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自己并不在行,而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国,似乎更有话语权。    中国在得到文件之后,将任务秘密交给超科委,限期破译。    超科委为此特意成立了特别小组,老胡恰是其中一员。    经过三个月的穷经皓首,超科委不负众望,终于将文件成功破译。    破译后的文件惊呆了所有人!    这是一份绝密文件,发件人是纳粹副元首希姆莱。    希姆莱在文件中提到,SSS特别行动队已经成功诅咒美国总统罗斯福,他将在不久离开人世。    文件上标注的日期是1945年4月11日。    需要说明的是,1945年4月12日晚,美国总统罗斯福突然脑溢血逝世!    换句话说,纳粹此次荒诞的行动竟然成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