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河南战火乱  (第1/1页)
    六月的河南。    战乱如野火,自东北而燎原。    反军数十万,明军十余万。    左良玉战败武安城,两万昌平军只余两千,苟延残喘南下找支援。    川军邓玘携马家夫妇日夜奉诏北上河南。    但路途遥远,时间拉长,对于反军越发有利。    一边打扫战场,搜刮城池,一边裹胁百姓,威逼从军。    死了五万,转眼再抢掠五万。    洪灾退却,百姓无家可归,无田可耕,反军一番,自发从军的已然不少。    十月中旬,反军弃武安,开始南下。    河南北地多山,南地平原,南北地形差异,故南部人口多于北部。    反军想要壮大声势,往南是必行之路。    就在川军马不停蹄北上途中,反军已一路攻城掠地,攻磁州占安阳,转眼间已占领河南东北彰德府大半地域。    于是再次裹挟百姓,搜刮大户。    六月底。    反军再次往南。    这一次在进攻卫辉府中,被河南参将杨遇春狠狠收拾一番。    杨遇春此人与明朝开国明将常遇春只一姓之差。    其人也算是有几分悍勇,几分谋略,但与左良玉相差无几,爱贪功好酒色。    反军至卫辉府,杨遇春率领明军守城大战。    关键时刻此人也有几分胆魄。    一边胁迫城中大户支援财物家丁,一边摆放数箱金银财宝在城头。    城中大户知道反军一旦入城必然首当其害便是自己,于是非常配合。    而城中明军,常年被克扣粮饷,囊中羞涩,此刻看着金银就敢把命舍。    于是反军大战数日,数次攻上城墙,都被明军打退。    死伤两万之后。    眼看明军依旧士气大振。    闯王、王嘉胤、张献忠等人商量一番,觉得绕过卫辉府继续南下。    一味被卫辉府拖着,对于反军来讲便是将天时拱手让人。    反军退去,杨遇春自然是大功一件。    但此人很是没有诚信,说好的杀敌有赏,大战之后,赏是赏了,但在原本的每人十两白银的基础上直接克扣一半,此外对于战死城上的明军更是只字不提。    于是杨遇春在自己手下的明军中埋伏了一个仇恨的影子。    人都是如此,你说给三两,一样会为了银子而杀敌,但你说给十两结果却减去一半,自然会惹得兵卒心中记仇。    反军刚一南下。    杨遇春就又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主动出兵,追击反军,他是知道此事川军正在北上途中的,自己手里只有一万多明军自然难以相抗数十万反军。    但他可以捡便宜啊,等着川军与反军大战,自己哪怕在一旁偷袭几次,也能赚的不少功劳。    参将的位子也能往上升一升。    加上连左良玉都败了,自己却守住卫辉还杀敌不少。    如此一来,自然骄纵不少,加上他的贪功。    便有了跟随反军南下,伺机偷袭的念头。    但此时杨遇春忽视了军中对于他的敌视心理。    反军绕过卫辉南下。    这一次没有选择向东,而是沿着山西泽州边境,不断南下。    为的就是绕过几个屯兵城池,万一在遇到一个杨遇春,岂不是还要伤亡不少青壮?    于是六月底,反军抵达,紧邻泽州的济源县城。    而就在此时,川军终于北上。    双方即将在济源城相遇。    五万川军邓玘主将,五万白杆军马家夫妇率领,加上河南本省明军五万,对阵数十万反军。    早在崇祯下令川军北上之时,朝中有大臣便言,川军、白杆军占三,毛军占一,十五万大军剿贼可保万无一失。    十五万大军,是大明多年来在剿贼战争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