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有新天 (第1/1页)
断谷之中。 楚宁、青霞先生两位对局中人,气象殊异。 楚宁腰身笔直,目光中似隐然有光华颤动,但目光所及,与棋盘之间似近似远,耐人寻味。而青霞先生衣袖轻轻摆动,头顶处有一抹祥光,直冲百丈而有余。 观他形貌,竟然进入了神定推演的状态! 一位真一境的棋道高手,面对入道两月的对手,进入了神定推算模式。 楚楚姑娘不知何时赶来,小嘴微张,双手托腮,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楚宁,时而迷茫,时而欢喜,愁肠百结,如堕云雾。 棋局之中,青霞先生落子甚快,而楚宁却是每每长考。 倘若这一局棋,双方的对局态度与第一局相同,那么堂堂一洲洲正相诏,那是绝无推拒之理的。 然而世事难料,这一局棋刚落下寥寥数子,就生出了变故。 起因在于楚宁的一问—— “若是青霞先生并未进入神定推演状态,那么棋局中的计算能力,相当于何等层次?” 青霞先生答道:“在妙谛境以下,若不曾动用内息法力刺激脑力,那么所倚仗的就只有本身棋力。但妙谛境之上,到了真一境界,rou身筋骨早已圆熟,脑髓神识受到滋养甚久。基础神思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就算并未进入神定推演状态,算力之强,也几乎达到了贯通境以上、略逊于妙谛境修者全力演算的程度。” 楚宁了然于心。 然后,他生出一个念头。 接近妙谛境“定境”的算力,依旧在他之上。 也就是说,继续对局下去,就算自己放开手脚,依旧是一个“前半盘领先、后半盘落后”的局面。 如此棋局,再如何放手一搏,终究还是有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策略博弈。 到底不能酣畅淋漓。 楚宁突发奇想。 当日入门对局,自己无异于凡夫俗子。 但是此时此刻,他也是一位真正的修道人了;虽然修为浅薄,不过练气二重。 倘若气息内炼,神魄归元,同样可以进入“定境”。 用修道人的方式,去对弈! 之所以说是“奇想”,是因为但凡走上棋道修持之路者,天弈堂中的第一课,便是千万告诫:在修为达到贯通境之前,不得动用“气息归元、神思入定”的推演之法。 因为练气境的身魂气机,内息运转,尚不能娴熟把握。一旦出了岔子,轻则变成痴呆,重则经络破碎而死。 但楚宁以为,有了“入门三关”的经验,证明了自己对于内息运转,娴熟无比。 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把控局面。 于是,楚宁请教青霞先生的意见。 青霞先生略一思忖,同意了楚宁的尝试。 以他真一境的修为,就算发现不对,也可及时援护。 他也很想看一看,楚宁的算力更上一层楼之后,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 谁也没有想到。 这一试…… 试出了一片新天地! 楚宁惊奇的发现,自己的神思气息内敛归一,进入“定境”,归结于棋盘之上时,那阳光之下的“灯笼暗影”,竟再度显现出来! 数日突破外炼第一关的助力,所谓的“冗念盛”——穿越带来的茁壮灵魂,异常的充盈有力。 这对于楚宁的加持,可不仅仅是多出一人推算,集思广益这么简单。 因为寻常人对于棋局的“计算”,其本质是一人换位思考黑白双方相继落子,在脑海中编织成所谓的心算“变化图”。 只要这“变化图”足够复杂,心神消耗必巨。 尤其是涉及到提子之后继续落子的变化,产生认知模糊,计算不能及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楚宁,却仿佛一身双魂,各执黑白。 通俗的说,旁人是在模拟心算棋局的变化;而楚宁因为神思单一的缘故,脑海之中却似有一张真正的棋盘,接近实物摆棋的效果。 心算与实物摆棋。 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除了速度慢些,如此计算,可谓又深有准。更要命的是,对于自己的神意气机,几乎没有任何消耗。 更重要的一点,定境之念,与黑夜中的灯笼,乃是各自独立思考的。 所以单人计算之中的盲区,被发现的概率,便极大的提高。 寥寥十余手之后。 青霞先生骇然察觉,楚宁除却计算速度稍慢之外,其直线算力,竟然与真一境真人难分伯仲! 一个局部的接触战,他已落入下风。 不得已,果断开启了“定境推演”模式。 …… 正德殿。 此时殿中一片静寂,明长青依旧是缄默不语不提,就连一直主持局面的三坛坛主,此时也是冷冷立在一旁。 两件事,在同时进行。 其中一件事,是明长青四位随侍的妙谛境修士中,其中一人,取出一直口径在尺许大小的铜炉,揭开炉盖。 炉身虽然不大,但是色泽极沉,仿佛具备非凡底蕴。 铜炉之内,唯有寸许高的白色火焰,纵横腾跃,其上便是一层浑厚的热气。 这位妙谛境修士,将手中所持三页书笺,投入火炉之中。 书笺中自己密密麻麻,依稀望见,末尾处有冯紫英、邵常韵、任清平三人朱笔签名。 书笺被投入火炉,距离焰苗尚远,甫一接触到那白色热气,立刻化为灰烬。然后一缕星星点点的细微之物,钻入火苗焰心,再不得见。 这位妙谛境修士恭敬一礼,道:“妥了。” 这只铜炉的真正用途,常人绝难想到。 这是一部《通典》。 道术正藏,奇门经籍,志怪逸谈,无不囊括。 方才投入炉中的三枚书笺,正是当日特选会上,楚宁的辩论之辞。 这一道程序,是确认楚宁当日之雄辩,到底是自家原创,还是旁征博引抄袭而来。 另外一件事。 冯紫英上前两步,面前虚空悬浮着一只巴掌大小的玉碗。 玉碗之内,似有黑色符文宛若游鱼,不住内外游走。 冯紫英神色坦然,伸出手指,自指尖处逼出一滴鲜血。 滴血入碗,立刻被黑色符文吞噬吸纳。 三坛坛主目光陡然锐利,紧紧盯住冯紫英。 冯紫英面色只微微一红,转为苍白。然后就若无其事的一礼,退下。 这是“五方血誓”之术,玉碗之中的铭文,是冯紫英方才立下的一道誓言。证明与楚宁的对局,乃是真实本领全力发挥,而非事先彩排过的排局。 此时此刻。 铜炉之中火焰“腾”的升起。 绚烂光华,凝成一幅纸笺之形,只是其中空空如也,并无一字。 这两道程序下来,完全排除了楚宁是个银样镴枪头,被包装出来的草包的可能性。 三坛坛主与另一位真一境真人对视一眼,似乎有神意交流。 十余息后,只听他言道: “卑职之见,特选会还算公正,冯紫英,邵常韵,任清平三人,并无嫌疑。” 冯紫英、任清平二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邵常韵却目光闪烁,唇角似乎微动。 三坛坛主话锋一转,又道:“但是在定明鉴贴时,门中诸位长老皆一致定品为三品‘器能’。考诸楚宁表现,也算允当。但掌门云清流却一意孤行,将判词定为‘天隐’。其中嫌疑,依旧并未释清。” “卑职建议,先暂停云清流铸剑门掌门职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