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断峰谱 (第1/2页)
三堂会审,按理说早已审结。 只待最后一个环节,楚宁亲至,正面称量一下这场风波的当事人。 但明长青在正德殿中一连等候了九日,依旧是杳无音信。 只三日之前,那名为秦秦的小姑娘,又来通告一回,言道楚宁与其师十番棋大战,须得再等候数日。 饶是明长青城府甚深,也微觉不悦。 同时心中暗忖,是否观察使沈周,对于此子有照拂之意。 到了第九日上,明长青终于召集殿中众人,缓声言道:“那就唯有请诸位劳动玉趾,亲自见一见这位评断为‘天隐’的绝世天才了。” 三坛坛主在内的两位真一境真人,对视一眼。 以明长青的城府,说出这样的话,已是极为不满了。 一直在偏殿候命的冯紫英、戚正方,黄永图,远远闻见,都是面有忧色。 唯有邵常韵,神情似乎有异。 至于云清流,此时是待罪之身,为了避免嫌疑,早已请归自家洞府,闭关修行去也。 等此事完全水落石出,再作发落。 一行十余人,再加上铸剑门派遣的侍卫扈从,浩浩荡荡,举了牌符,直往后山断峰而去。 甫一入谷,便望见溪畔一方巨石之上,两人正在对弈。 虽然年龄悬殊,一长一少,但是神采气度,却是意外的契合。 另有两个少女,一左一右,认真观望。 只是这两位目光迷茫,似乎似懂非懂,心思并不在棋上。 环绕棋盘数丈之外,一道祥和莹彻的气机缭绕成环,似乎化作护身避障,隔绝内外。 这显然是这位观察使的手笔。 相距百丈之外,三坛坛主告罪一声,便要上前通传讯息。 明长青遥遥一望,见棋盘之上布满棋子,显然终局在即。淡然道:“既然等了许久,也不急在一时。” 楚宁大呼过瘾。 虽然以用时而论,他超出青霞先生许多;但是审慎思虑之后,棋盘上所完成的内容,却令他极为满意。 自己晋入神定之境、双魂推演的模式,棋力暴增何止十倍。 竟然与青霞先生斗了个势均力敌。 第一局棋,由于青霞先生未能及时步入神定之境,楚宁牢牢把握优势,中盘取胜。 第二局。青霞先生拿出狮子搏兔的态度,而楚宁对于自身的战力提升心潮澎湃,未能臻至宠辱不惊、心如平湖的境界。 中盘一个错着,败下阵来。 第三局。楚宁有心快速进入中盘斗力,所以并未将自己虚盘的优势利用到极致。执白再失一局。 第四局。楚宁最终经过反复的心理建设,确认了自己在棋道上的非凡天资。 全程不骄不躁,不徐不疾,当战则战,当避则避,全局并未让青霞先生抓住明显机会,最终三目半艰难取胜。 从第五局开始,青霞先生落子的速度,稍稍放慢了些,显然更加慎重了。 再加,数局对弈和复盘,青霞先生对于布局的理解也飞速提升,楚宁在这里能够占到的优势也愈来愈小。所以后半盘虽然信心愈足,斗志愈盛,但是整体的胜负天平,却重新向青霞先生倾斜。 第五局,青霞先生执白中盘胜。 第六局,青霞先生执黑五目半胜。 第七局,楚宁序盘再度变着,中局寸土不让,一番大转换之后,执黑半目险胜。 第八局,青霞先生重新适应了楚宁的手段,执黑以二目半优势,有惊无险获胜。 第九局…… 也就是眼下这一局。 虽然棋局上尚有几个小官子未收完,但是楚宁胜势已不可动摇。 胸中豪情泛起,楚宁忍不住大笑。 这一局,有些不同。 前面八局,三胜五负。楚宁胜出的三局,都是序盘结合中盘的战法,只是策略一改从前的保守,更加敢于作战而已。单论中盘的直线算力,楚宁比之青霞先生,依旧略逊一筹。 但是这盘棋却一改旧观—— 中局一百二十七手,青霞先生思索了一刻钟上下,并没有选择补棋。而是走出了追求效率的一手,兼收侵消与分断之效。 乍一望去,黑棋七子棋筋似乎眼型丰富,又有多种借用,怎么看也不像是会死的样子。 楚宁本无强杀之意,但是仔细琢磨了许久,似乎隐隐觉得黑棋看似腾挪余地充裕;但白棋方若是三个局部先手交换后,似乎追杀的手段也异常严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