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长安客_第六章 黄鹤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黄鹤楼 (第3/4页)

冲天咬到鱼竿上的鱼饵,老渔翁急忙拉杆,岂料鲟皇古鱼死死地挣扎,猛地钻进水底,差点将老渔翁连人带杆一起拽进水里,要不是崔颢和李白帮忙,恐怕老渔翁早已掉进水里,更别提能捕到如此大的一条鱼。

    三个人费尽好大力气才将鲟皇古鱼拖上岸,只见一条金灿灿地大鱼,李白和崔颢一起上前才能抱得动,鱼鳞夺目,想来这条鲟皇古鱼足足有二三十年了。

    老渔翁笑道:“今天终于有口福了,要不是今日有二位帮忙,恐怕今天白忙一场”。

    之后在老渔翁的带领下,朝着老渔翁家走去,李白临走唤上花美香儿一起同行。

    行走间,路上飘来花香,花美香儿激动道:“好清香的花”。

    老渔翁指了指前面,顿见眼前不远处一户人家,一个篱笆三个桩,简陋茅草屋前一棵伞状地大树。

    火藤树枝繁叶茂,红叶似火,争相绽放,落满一地红花燃烧了整个大地,清风袭过,红花更是旺盛,肆意燃烧红透了整个院子。

    老渔翁嬉笑道:“三位在院子稍坐,我这就去煮鱼,让你们尝一下地道正宗的清蒸鱼”。

    老渔翁进了茅草屋,一缕炊烟袅袅升起。

    花美香儿站在树下静静地欣赏火藤树的红花,灿若朝霞地花瓣,红花似火的尽情燃烧。

    花美香儿自言道:“相传这火藤树是一棵相思树,为情而生,无爱而亡,依依思念,花开长久”。

    李白跟随其后,正色道:“问世间情为何物,又有几人能看破红尘”。

    红花簌簌地落下,飘洒在花美香儿的肩头,如花美眷,如画中之人捧花般美的不可方物。

    不经意间,花美香儿回眸一瞬间,李白痴痴地紧盯着自己,生气道:“你看什么呢?”

    “我看眼前落下的红花呢,没有看你”,李白忙搪塞道。随手接住落下的红花,特意给花美香儿看了看。

    此话一出,花美香儿脸颊红彤彤的像火藤树上落下的红花一样鲜艳。

    娇羞的花美香儿抬头看向火藤树,目光时不时瞥向身旁之人。

    不知不觉间,一股鱼香飘来,掩盖了红花芳香。

    李白直呼道:“好香的鱼”。

    崔颢也跑出来了,大呼道:“从来没有闻到过如此浓香的鱼”。

    ……

    不一会儿,老渔翁端着小锅出来,高兴道:“鱼做好了”。

    四人围桌而坐,在鱼锅旁边放着一坛陈年老酒,酒坛还未开封,依稀还有几点泥土。

    老渔翁轻轻地打开酒坛,霎时一股深远酒香飘散开来。

    四人同时闭眼很是享受酒香扑鼻袭来,李白感叹道:“人生一世,今日能喝一杯这烈火酒也不枉此生”。

    崔颢道:“李兄所言甚是,有这美酒佳肴真的是不虚此行,更不枉此生白活一场”。

    ……

    老渔翁笑道:“这一坛烈火酒足有三十年了,这一条三十年鲟皇古鱼,再加上有此良朋益友,真是痛快,来,我们先干一杯”。

    说着烈火酒已是斟满杯中,老渔翁举杯:“干”。

    四人碰杯对饮。

    烈火灼心,久久地缓不过来。

    老渔翁:“大家快吃我做的这清蒸的鲟皇古鱼”。

    揭开锅刹那,金灿灿地鲟皇古鱼的味道清香入鼻,清汤里没有任何香料,只有一只蒸熟的鲟皇古鱼。

    李白用筷子夹起鱼背上的一点儿rou,入口绵绵,轻微嚼动,随口滑下,加上回味无穷的烈火酒,倍感胸口间冷热交替,心头一火一水的涌动翻腾,胸膛中简直冰火两重天酣畅淋漓。

    老渔翁:“这烈火酒属阳,鲟皇古鱼属阴,可谓是一阴一阳,一火一水,菜与酒达到了水火相容,阴阳调和,完全突破了道家的阴阳五行,这道菜一般人真的是无福消受”。

    崔颢直言道:“这道菜好比赤壁大战,在千里长江之水上,东吴火烧魏国百万大军一样,如今这道菜真是妙不可言”。

    “你能从桌上的酒菜里品出不一样的味道,真是难能可贵”,老渔翁道。

    四人再次几杯烈火酒下肚,烈日灼心地燥热不堪。

    老渔翁道:“喝点这鱼汤,品尝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尝试一口后,花美香儿奇怪道:“这鱼汤里怎么会有火藤树花香的味道”。

    “的确如此”李白附和道。

    崔颢点了点头。

    欣然一笑的老渔翁卖弄关子道:“这鲟皇古鱼和汤是单独分开做的,用清水以温火将红花煮沸,届时放进红花,待到鲟皇古鱼清蒸出来后,放进红花汤里,一来不失鲟皇古鱼原有味道,二来有红花香味可掩盖鱼腥味,如此一来,这道菜虽然看起来做法简单,但是方法是重中之重,而且要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鲟皇古鱼,最重要的是讲究一个鲜字,必须是刚出水的鲜活鲟皇鱼,还有未开坛烈火酒更是必不可少的”。

    听闻后,另外三人怔怔的一言不发,想不到一条鱼吃法竟然如此考究,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今只有无限的钦佩和羡慕。

    三两下,几人将鱼汤喝的干净,而鱼rou早已被洗劫一空了。

    酒足饭饱后,李白和崔颢出来,已是日暮时分。

    夕阳余晖照耀在火藤树上,金光四射地红花愈发的刺眼,趁着酒意二人摇摇晃晃地靠近树下。

    崔颢大笑道:“能与李兄相识真是一场缘分,今日有此美酒佳肴更是人生一大快事”。

    李白回道:“能与崔兄醉一场,真是相见恨晚”。

    半说间,两人背靠着火藤树面带微笑,有着说不尽话。

    凉风袭来,与燥热交织于树下。

    蓦然。

    二人昏昏欲睡过去。

    红花簌簌地飞舞,风轻扬起,火藤树摇曳间,从树下走来一人。

    李白微醉道:“崔兄是你吗?”

    等到来人走近跟前,李白才看得真切,头戴白银骷髅面具,身穿银甲,脚踏战靴,手持一柄长剑,披风飘飘,一副威风凛凛的将军样子。

    不时树下响起了一阵琴声。

    李白惊讶道:“《兰陵王入阵曲》”。

    白衣剑士道:“想不到阁下竟然熟悉《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骁勇善战,忠军报国,头戴……”。

    戛然而止的李白询问:“你是?”

    白衣剑士点了点头道:“我就是兰陵王”。

    “你是兰陵王,这怎么可能?”

    “这火藤树其实就是我曾经血洒之地长出来的,想不到今日会碰到第二个有缘人”。

    “第二个?”

    “谁是第一个有缘人?”

    白衣剑士兰陵王道:“阁下可知赤壁之战,当年诸葛亮就是进了这火藤树才能火烧魏国百万大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是借助火藤树才能大破魏国,我也是借助火藤树练就一身本领,如今你也进来,想来只剩这一柄古剑可以赠与君了”。

    “什么古剑?”

    “英雄之剑,想当年我凭借此剑护佑我齐国,如今赠与君,愿君能锄强扶弱拯救天下黎民百姓”。

    突然琴声珠走玉盘,白衣剑士兰陵王厉色道:“接剑”。

    一瞬间,英雄剑掷出,李白转身接过,利剑出鞘,伴随一声龙吟,李白惊叹道:“果然是把好剑”。

    英雄剑的剑身通体黝黑如碳锃亮,剑身镂刻着三个字:兰陵王。

    白衣剑士兰陵王:“领教一下阁下的剑招”。

    “请赐教”。

    李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