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王良仗义疏财得趁心 (第1/2页)
话还没说完,就见一条乌篷船,东东南角开了过来,越来越近,到了船边,见一人,头戴黄色包巾,身穿黑色素袍,对襟袍褂。手里拿着除妖的七星铜钱剑,高声大叫道:“李楚慧!我等是蓬莱仙女张乔莘门下,娘娘叫你去作文词,你何不前往?何况还有你兄长一同去东瀛赴会,不要让众仙久等。我看你气度不凡有仙骨之貌,前日里你曾在庙中题诗,我家娘娘早已听闻你的大名。” 李楚慧觉得这件事绝对不是像表面上这么简单,她好像一路走来都有人事先安排好一样,她怎么可能甘心被人牵着鼻子走。她嘴上答应着道:“愿从命!”来人听说,叫过了两个黑人,牵着马来到船一旁。李楚慧从船上走下。竟如履平地,回身与船夫挥手告别后,望着水面攀鞍上马。此时天上乌云惨惨,黑雾漫漫,王良看着心中惊骇不已。回看李楚慧,她那定主意就跟着骑马去了。 骑马坐船又走了一天,李楚慧连口水都没有喝,一路上颠沛流离的胸中恶心,下马走路过去。看到崇山峻岭高低不平,一座座山脉下耸立着的小山包下部有一个个拱形圆洞。风景秀丽处,瀑布长流,果树上挂满了一个个或黄或绿的果子,遍地开花结果,人生活在这种地方,应该会饿不死。远处的木楼竹屋看着特别的清爽舒服。 走到一座石桥上时,迎面一牌匾,上写避暑山庄。来到一座亭子上,凭栏而坐,望着洞庭湖景。又见桥东一带粉墙中有殿堂,不知是哪家。有个老人捕鱼而来,李楚慧开口问:“ 桥东粉墙那里,是什么地方?” 渔夫答:“是三公祠。” 王良问:“啥是三公?” 渔夫说:“是王羲之、桓温、谢安三个能人。” 李楚慧看着心中好笑不已,没想到王良用了个假名,抄了几篇她写的文章,竟也成了圣人。她在乱草堆中趟出一条路来,过了一个横桥,来到堂前。入侧门,看着那些临摹的石碑。只见有三个石碑上刻满了龙飞凤舞的大字。只见是《兰亭序》、《花朝集》、《亮公布集》。李楚慧寻思间,一个老年人拄着拐杖而来。李楚慧觉得应该是祠堂的主人。 就问道:“祠堂修好有几年了?”老人说:“不多不少,整三年。”李楚慧:“我听闻王羲之在朝做官时,最喜欢写字,他从小到大墨墨水用的砚台,就坏了三个,他洗毛笔的墨水把门前的整条河水都给染黑了,他这个人喜欢吃rou,有人请他写字,就送了他两只鹅。我弃官归乡,本打算老了也不回去,急流勇退之人,桓温是个绝代诗人,他隐居淞江上时,独以养鹅为乐,为此二人立祠,正当其理。但是这花朝集里范蠡做了越国的官,却把西施送给吴王夫差,破了吴国的财。后见越王勾践无情无义,才又把他的傻女人带走,这种文章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老人说:“他人所建,老夫不认字,也不知何意。”就从老人处借笔砚,她读王良书写题诗于墙壁上,以明世人范蠡不该受享。 地灵人杰很夸张,说把今日比前朝。 千年万载难平恨,于此三台照辜影。 写罢,还了老人笔砚,辞别出门。她看到有几个小孩儿,用竹棍在草从中打一个兔子。李楚慧近前看,却见兔子长的很奇怪,黄毛红嘴,满脸都是红色的皮肤,体型不长,但是毛却是黑色的,从来兔子只有白色的,哪里见过这种奇葩。 王良上前慌忙拉住小孩子不让打兔子:“我给你铜钱百枚,你们把兔子卖给我好吧。”小孩子伸手要钱。王良不顾李楚慧的反对领着小孩子到船边,将钱包里的铜钱都拿了出来。找了处草木茂盛之处,就在那里将兔子给放了。说来也怪那兔子时不时的回头数次,看着王良。王良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今日放了你,你就去人少的地方躲避,别再叫人捉住了。”远处李楚慧看到那几个小孩高兴的拿着钱在数。李楚慧气得直摇头,一个蠢货,别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 到时,日已偏西,领人的教暂住在西庄户的房子里,周围没有高大的树木,抬头就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