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王良仗义疏财得趁心 (第2/2页)
观景物,住一晚上早上去。李楚慧心中郁闷,上岸独步。上桥,在登亭,凭阑伫目。遥望湖光潋滟的水面出神。她一直担心手中的钱越来越少,王良又不知道节省,花钱一直都大手大脚,他要是把钱花光了,她又不能扔了他,让他一个人走路回家去?今晚上做下的傻事,想想真是气人。 正观玩间,远处见一男子,进前作揖,手里拿着一张纸:“东家有请柬在此,想见探花郎,不知今晚方便吗。” 王良问:“你东家是谁?他又在哪里?” 男子回答:“在此桥左,恭听呼唤。”王良看纸上写了一行字:“元钦访帖。”王良猛一看,还以为花了眼,在仔细看了几次,发现没有一点错误后,才确认是对的。“你东家莫非误认我了么?” 男子道:“东家正在等你,哪里会认错人!” 王良:“我来自汴京,治不好这里并没有相识的人,也没有姓元的朋友,再者这个名字?” 男子道:“没错,就是王上要见探花郎王良王公子。” 王良受宠若惊的道:“好啊!既然如此,现下臣这就去拜访。” 两人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个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微胖,脸色也不好看的中年男人现在那里。他外貌不是长的有多英俊,却飘飘然有凌云之气,不怒自威。元钦看到王良走过去,就喊了声王良的名字。王良慌忙答礼。 元钦说:“先帝与令祖相识甚厚,闻听你和令弟自杭州而回,所以今日冒犯让人请了你们过来。王良你年少有为,不如今日你我去叙旧,可以否?” 王良道:“臣年幼,不知先祖与官家有旧,失于拜望,惭愧惭愧。” 元钦:“行宫近在咫尺,请吧。”王良见盛情难却,就随元钦去了一处桥洞处,柳阴之下,旁边停泊一画舫,上边有几个身材魁梧,衣装鲜丽的男人邀请王良上船,王良见船内五彩装画,被褥铺盖,都是金银丝线绣的雀鸟海棠花,被面是缎面,被里是用的木棉花织的布,皆极富贵。王良惊异不已,心想还是富贵人家过的好。元钦教开船,从者荡桨,竟舟去如飞,两边搅起的浪花,水声哗哗流响。 两人走到一处院落前,那家的房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住房,有着高高的门楼,前后左右围城了一个四合院,共分上下两层,彩带飘飘,飞檐斗拱,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门窗都是用的花格菱形格式,上面用花纸糊住了,但是从灯火通明的宫灯照射下,看的是一清二楚。大门前一排松柏,亭亭如盖,沙草滩头,摆列着紫衫银带。上前来迎接的约有二十多个人,抬来两乘软轿。 王良问:“这里是哪里?”一男子回答:“这里就是行宫,探花请上轿,过了大门便是。”王良惊惑之甚,不得已上轿,李楚慧看着他们走进松林里去。 走了有一里路,见一座房子,背靠青山,面朝绿水。水上一桥,桥上有浮雕水印,花石栏干,墙壁是大红色的,就连窗户大门都是一色系。正中间的墙壁上有金字牌,写着“纯动”两字,不明白是啥意思。轿走的宫门,请下轿。王良不敢挪步。宫门内有两人出迎,皆头戴纱巾,身穿绿色布衣,腰系黄金革带,上面还镶嵌着翡翠宝石。手里拿着宝简,进前施礼,说:“王上有命,谨请探花郎。”王良半晌不能对答。有一人在旁边劝说:“王上有请,慎勿惊疑。”王良心里隐隐约约不安起来,连说话都有些战战兢兢起来:“此何处?” 那人道:“公子到殿上便知道了。”王良勉强跟随二人,从东廊沿着台阶上去。见十来个锦衣男子,簇拥一人出殿上。其人黄袍加身,黑色皂靴长裤,手执玉圭,上前来迎接。王良慌忙下拜。元钦让左右扶起。 元钦说:“今日因你前来,蓬荜生辉,令我国运绵长,又因你连过数关,破了我这里的疑问。”王良叫苦不迭,那些文章都是李楚慧所做,他只能唯唯答着。左右簇拥着入殿,元钦坐在一座高座,左手下有一个绣墩,让王良坐下。王良拜于地:“王良布衣寒儒,王驾御前,哪里该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