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真亦假时假亦真,推衍无上神通! (第1/3页)
“许久未见。” “小友还是这般潇洒跳脱。” 看着眼前的忘忧,文圣面带笑意,并没有计较她的言语冒犯。 此时,忘忧也从惊讶中回过神。 她清楚的知道,这可能是自己见文圣的最后一面,而文圣在舍身合道前找上自己,必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有什么事交待。 “夫子可是有事嘱托?” 忘忧开门见山。 “嗯。” 文圣点了点头,接着拿出一卷道经,说道:“请将此篇道经转交给后世之圣。” “道经?你们儒生又没有法力,无法修炼神通术法,要这东西有何用?”忘忧接过来瞥了眼,有些疑惑的看着文圣。 “圣人可以。” 文圣简短的答了一句,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不足以解释天地文宫的事。 而这让苏长歌感到有些遗憾。 “小友,此物内设问心考验,惟有通过的儒生方才能修行,如若有一天,你碰到了你觉得合适的人,便将此物交给他。” 声音响起。 忘忧想都没想直接摆手拒绝。 “晚辈怎么能行。” “万一我看走眼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到了恶人手中该怎么办?” 忘忧开口。 她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活明白。 如何敢担此大任。 看她这样子,文圣淡淡一笑,“侠者,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 “小友你既是修士,又行万里路,惩恶扬善,接济贫苦,坚守善心,担得上仁者之名,此物交到你手上,再合适不过。” 说到这。 文圣突然叹了口气。 “老夫目前所能信任的,唯你而已。” 此话一出。 忘忧看着这个舍身合道的老者,临死前最后一个请求,不禁起了恻隐之心。 “既然大个子你都如此说了。” “那行吧。” 她是修士,寿命悠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文圣口中合适的后世之圣。 “老朽在此谢过小友。” 文圣立即执礼拜谢。 见状,忘忧和苏长歌两人瞬间有种被文圣给坑了的感觉。 但就在这时,文圣魁梧的身躯开始虚化,而他也再看了忘忧一眼,意味深长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记住,不论身处何种境地。” “勿忘本心。” “这世间生民就托付后辈你了,” 此话一出。 苏长歌的心猛地惊了一下。 不是自己的错觉。 文圣似乎真的可以看到自己,否则又岂会突然说出勿忘本心的话。 只是他现在没法追问,只能看着文圣渐渐消失,而忘忧也没将这话放在心里,只当文圣是在鼓励自己负重前行,勿忘本心。 “大个子,我一定不会负你所托。” 忘忧语气坚定的说完。 迈起步伐,迎着太阳的曙光,孤身走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 苏长歌的心情则沉重起来。 文圣能看见他。 说明他并非只是一个看客。 这个世界也不仅仅只是一场大梦,它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毕竟虽然主导身体的意识不是他,但他能看到,能闻到,能听到,能感知到身边一切,这里同真实世界没有任何区别。 若是此界非梦,有没有一种可能。 从头到尾就没有苏长歌。 一切只不过是坠机青年的一场梦,他穿越后带着未来记忆直接到忘忧身上。 这个念头一生出。 苏长歌对真实和虚幻界定渐渐模糊。 但忘忧并未停下脚步。 她如曾经那样,一边经历红尘一边修行,修为与日俱增。 而后不知过了一百年,还是两百年,苏长歌也记不太清,已成四品修士的忘忧,重游鲁国时,遇到了一个叫做孟轲的年轻儒生。 他不似文圣那般高大魁梧。 但他给苏长歌和忘忧的感觉,仅亚于文圣,只不过又与文圣有些不同。 文圣尚仁,因为仁是发自人内心那一点脆弱但光辉的善,是对家国的责任,对生民的悲悯,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孟轲同样如此。 但他在这基础上补充了‘义’。 义者,宜也。 言行举止皆要适宜,合乎正义,在义的范畴内,不逾越行为规则和方法。 简单点来说。 义是一个人应有底线和原则。 而他本人就像是一轮骄阳,似二十岁少年纵马扬鞭,快意恩仇,只要内心坚定的事,虽千万人,吾往矣,豪迈潇洒。 也正是因此。 忘忧对孟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考验。 想试探他的人品到底怎么样。 身上有无法力。 虽然这些考验在苏长歌看来很呆,但孟轲还是上当了,或者说他是自愿的。 孟轲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道义和未知危险之间,他会坚定选择心中道义,即便明知是套路,但却不忍看见他人受苦。 哪怕明知只有万一的可能,他也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就如他所言的。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rou。 有些事情既然见到了。 动了恻隐之心。 那就绝对不能当作没看见。 于是在经过一番折腾后,孟轲顺理成章的通过了忘忧的考验。 她也将文圣托付的道经交给了孟轲。 但孟轲在收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