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四十九章 三国鼎立(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九章 三国鼎立(一) (第2/2页)

后党项人的建国打下了基础。宋真宗在与君臣讨论后作出了如下安排。

    决定将党项一族世代居住的定难五州归还给他,还正式册封他为定难节度使。此外为了表示诚意,宋朝还把扣留在京城的李继迁的家属、他的头号大谋士张浦全都放了回去。

    朝廷此举,已经明明白白地昭告天下-一李继迁已经恢复了党项祖先对定难五州的所有权。这份诏令也标志着,在与李继迁的战斗中,宋朝认输了承认了李继迁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地位。

    其实,宋朝之所以在对西夏的斗争中暂时“认输”,也是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当时大家伙看见李继迁那封嚣张的“求和信”后,宋朝的武官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宋真宗出兵,去收抬了这个嚣张的李继迁。国舅爷李继隆尤其激动,他主动请缨,表示不用别人,自己带兵出征,就能收拾了那个无比嚣张的“本家亲戚”。

    然而武官们想打,文官们却不想战,李至提出来四条理由,请求把定难五州归还给李继迁,以领土换和平。李至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能不能做,不能做。但是宋时最最要命的就是少一个有长远眼光的统治者。李至(947-1001年),字言几,冀州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李至出身赵郡李氏,早年丧父,成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考中进士,出任鄂州通判,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给事中。雍熙初年,阻止宋太宗亲征辽国,改任秘书监、国子祭酒、太子宾客。宋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迁参知政事,主张放弃灵州,安抚西夏,出任武胜军节度使、河南知府。李至明显是有备而来的,他提出的理由合情合理,让人无法反驳:第一,对于宋朝而言,定难五州很重要吗没有这五州之地,宋朝就没法过日子了吗第二,如今为了这定难五州,朝廷已经付出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还是没有把这五州收入帐下,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是个头任何事情,都是要计算成本的,这个定难五州就是一个黑洞,为什么要继续往里面投钱第三,请问陛下,您觉得自己的父亲怎么样太宗那么英明神武的人,都收拾不了李继迁,您凭什么就能成功第四,参考第一条,对于宋朝而言,定难五州不重要,但是对于李继迁而言,定难五州是他的命根子你不还给他,他就跟你没完。李继迁会一直闹下去,除非他死,但问题是,李继迁才四十岁出头,他什么时候才能去世综上所述,对于宋朝而言,党项人世代居住的夏、银、绥、宥、静这五州之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抢到手是占便宜,没抢到也不是大事情。如今这五州之地,已经成了大宋的祸根,请把它们归还给李继迁吧,用这些领土换一个天下太平。朝廷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李至的看法

    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宋真宗同意了李至的意见,他把定难五州还给了李继迁,准备用领土换和平了。按照宋朝的想法,我把定难五州还给你,你李继迁也没要借口继续闹下了,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了吧。可惜的是,这种想法完全是宋朝的一厢情愿。更可惜的是宋代确实没有一位英明之主,看见的只是眼前的安宁和困难。怪不得伟大领袖***说,唐宗宋祖,略输文采。祖宗都不行,何况孙子了,评价的一点没错。

    要知道,李继迁完全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他“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宋朝的退让,不但没有让李继迁消停,反而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还更加坚定了李继迁攻击宋朝的念头,国与国的斗争中看来真的只有有拳头说话。真的是“只有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才有大家认同的真理。”从此以后李继迁是怎么做的呢?他消停了吗?他满足了吗?他的做法就是秘密训练兵马、积攒实力,准备一举夺取那座城市。那座城市就是李继迁发誓“今生今世,吾必将此城纳入自己版图”的灵州。就这样,在宋朝的妥协中,李维迁突然对灵州发动战争,宋朝与西夏的灵州之战彻底爆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