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六章 只会做官家的仁宗(三) (第1/2页)
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突然颁布一道圣旨,宣称:“皇后郭氏为后九年,一直无子,愧对列祖列宗,今主动出家入道观,愿与青灯古观相伴一生。”这平白无故的一位国母,为什么要主动出家呢其实皇后哪里想出家,这是被皇帝逼迫的结果。而宋仁宗的这道圣旨,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在历史中宋仁宗让皇后出家的真正原因,是皇后打了仁宗皇帝,她扇了仁宗皇帝一个响亮的大嘴巴子。没错就是郭皇后扇了皇帝一个大嘴巴。如果在其他的朝代,皇后的这种行为满门cao斩肯定是跑不了的了。仁宗皇帝挨打那一天,据说是宋仁宗带领嫔妃一起赏花游玩。在游玩过程中,四品美人尚氏和杨氏为了争宠,一直与皇帝卿卿我我、旁若无人。玩到最高兴时,尚氏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钻到了仁宗的怀里请皇帝跟自己喝交杯酒。 见尚氏如此行事,一国之母郭皇后大怒,她训斥尚美人不知廉耻、不知自重。孰料尚美人恃宠而骄,丝毫不惧,出言讽刺道:“臣妾听说,民间的女子嫁到夫家后,若三年无子就可被休。如今您已入宫九年,却连一儿半女都没有。臣妾一直不明白,无任何功劳的您为什么不肯退位让贤,还继续稳坐皇后之位” 尚氏的这番话,彻底把郭皇后给惹怒了。郭氏本是将门之女,一直信奉能动手就不动嘴的准则,此时的她更是大宋国母,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怒发冲冠的郭皇后站起身来,冲到尚氏的面前,抡起手掌运足力气,照着尚氏白嫩的小脸蛋就是一大嘴巴子。本来这一巴掌应该打在尚氏的脸上,但谁也没有想到,却打在了仁宗皇帝的脸上。原来听完尚美人挤对皇后的言语,宋仁宗也觉得太过份了。于是仁宗刚想批评尚美人几句,结果就看见郭皇后怒气冲冲地走了过来。宋仁怕尚美人吃亏就急忙上前,拦在了她们之间,结果不偏不倚正好挨了皇后一个大嘴巴。宋仁宗贵为一国之君,哪里挨过打,何况是如此含怒而出的大力神掌。挨了这么一下后,仁宗的脸立刻就被打红了而且当时真的有点大疼,原来郭皇后平时喜欢蓄指甲,所以这一掌神功连带她的指甲在皇帝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血痕,结果当然是让宋仁宗惨叫连连。 捂着受伤的脸颊。宋仁宗当时就大吼一声:“回宫”。贴身宦官阎文应立刻让人起驾回宫,尚美人、杨美人陪皇伴驾,郭皇后则回自己的寝宫等待圣裁。宋仁宗回宫后,御医立刻赶来给皇帝处理伤口。说实话就是一巴掌而已,要说受伤仁宗皇帝当然没受什么大伤,简单处理一下就行了。但问题是伤势是小,颜面是大!宋仁宗平白无故挨了一巴掌,若不严惩皇后,颜面何存在封建社会,伤害龙体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单凭这一巴掌,即使把皇后一家满门抄斩,也是合情合理还合法!一旁伺候的尚美人、杨美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们在旁边一直添油加酷、挑拨离间,让皇帝严惩郭皇后以儆效尤。最不济也要废除郭皇不能让这种人继续主持后宫。 两位嫔妃说了一会儿后,宋仁宗就让她们退下了,他留下亲信阎文应商量此事。宋仁宗道:“废后乃是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轻易为之,但是不严惩郭氏,朕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阎文应身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他小声道:重要之事,事关重大,需要宰相同意才行。请皇帝召见宰相,一起商量此事。这里有一个潜台词,把宰相拖下水,分担骂名:若大臣反对,也可以让宰相去顶包挨骂! 当时的宰相,有两位分别是李迪和吕夷简。宋仁宗深知,李迪是自己的老师,他是一个懦学的坚定支持者,若让他同意废后,简直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事。所以皇帝根本没召见李迪,只召见了吕夷简一人。吕夷简来到之后,宋仁宗向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他指着自己脸上的抓痕直言道:“我要废后!” 听完宋仁宗的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吕夷简的状态都是“默然”。为何“默然”吕夷简当然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替皇帝干这件废后的事情,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因为在古代皇后不仅仅是皇帝的老婆,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国母。从伦理上来说,皇帝要轻易废掉国母就是要废掉大臣们的母亲,这些大臣们又怎么可能会干!更何况凭一个巴掌就要废除皇后,皇帝的惩罚是不是太严厉了一点万一废除不了自己岂不是成为众矢之的届时这些大臣们还不得废了自己 在吕夷简眼中,皇帝是大臣的“顶上上司”,即使有错大臣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问题是大臣不能把皇帝怎么样,却能整死自己呀。到时候一人一口唾沫都算是轻的。没准吕家的祖坟,都能让这些大臣们给刨了。因此,在没有算清楚自己得失利益时,吕爽简实在没法回答皇帝,到底如何处理这件废后之事。 吕夷简正在犹豫,阎文应的一句话,却让他彻底打定了主意。当时,看着吕夷简一直犹豫不决、沉默不语,阎文应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