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八十六章 只会做官家的仁宗(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六章 只会做官家的仁宗(三) (第2/2页)

上前来,小声说道:“吕相公别忘了,当初是谁害您离开朝廷去地方的……”这句话,让吕夷简下定决心--废后,跟皇帝一条心!那么,为什么一直犹豫不决的吕夷简,会被这句话说动了呢吕夷简和郭皇后之间,又有哪些恩怨故事呢吕夷简和郭皇后之间的恩怨情仇,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郭皇后一句话导致了吕夷简的外放。

    当年刘皇后病逝,宋仁宗开始亲政。为了铲除刘皇后的势力让自己人上位,宋仁宗找来宰相吕夷简让他整顿朝纲,重新调整官员的位置。宋仁宗道:“枢密使张耆,啥本事也没有,就是一赤脚健儿”(宋朝对兵丁的蔑称),这话也不错当初就是他为真宗从市井找的刘太后。刘太后掌权后当然就位居高位(可见刘太后也是念旧的人),所以现在清算首先把他就外放许州去了。枢密副使夏竦毫无原则地奉承太后,就是一个马屁精,留之无用发放襄州。参知政事陈尧佐,能力庸碌,毫无建树,发放永兴军。其余如赵稹、晏殊等都有问题,他们能力之烂、作用之小有目共睹……”

    一开始,宋仁宗说一句吕夷简就记录一句,态度恭谨,但慢慢地吕夷简就不记录了。因为宋仁宗要开除的人太多了!除了吕夷简外,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被宋仁宗罢免了。这种大规模的罢黜官员,是宋朝建立以来没有发生过的,吕夷简都不知道该怎么记了。最终在罢黜了十几位官员后,宋仁宗回后宫了,吕夷简则回到中书省草拟罢黜官员的圣旨。

    整整用了一夜的时间,吕夷简才草拟完罢黜官员的圣旨。敦料就在这时一个宦官来到中书省,宣读了一道皇帝最新颁布的诏令:“门下侍郎兼部尚书、平章事吕夷简,罢为武胜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澶州。”听完这个诏令后,吕夷简惊得瞠目结舌,手中的毛笔也掉在桌案上。什么情况昨天还深得皇帝信任,怎么才过了一个晚上自己就被贬到地方了。吕夷简百思不得其解,他偷偷找来宋仁宗的贴身太监阎文应,问其原因。阎文应见周围无人小声说道:“本来皇帝对吕公无比信任。打算重组朝廷,让您当宰相。但是昨天陛下回宫跟郭皇后吃饭时,聊起了这些事情。皇帝痛骂夏竦是一个毫无原则的小人。结果您猜郭皇后怎么回答的”

    吕夷简迫不及待地问道:“请中贵人速速告知。”阎文应道:“郭皇后是这么说的:“夏竦是一个小人,难道吕夷不是吗在我的眼中,吕夷简也是一个阿附太后的小人。只不过这个小人更加机智更会隐藏自己,别人不知道罢了”。正是因为这句话皇帝才罢免了您。本来吕夷简被赶出了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但是后继者张士逊实在是无能,而且百官都不服他。所以仁宗没多少时间就解除了张士逊宰相的职务。张士逊被罢免后宰相之位空虚,朝廷急需一位能管理群臣替皇帝分担解题的宰相。在寻遍了朝廷后宋仁宗最终决定还是用那个老人吧,当然就是吕夷简了。就这样在地方深造了半年后,吕夷简重新出山,官复原职又成为了大宋的宰相。

    如今阎文应旧事重提,勾起吕夷简的回忆。一想到郭皇后的中伤,吕简气愤不已。所以他决定跟仁宗皇帝联手一起收拾郭氏,废除她皇后之位。态度已定吕夷简当即告诉皇帝:“废后之事,事关重大,区区一个巴掌不能成为废后的理由,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用懦学正统思想休妻。何为儒学正统思想女子古代有“七出即不孝、无子、jianianyin、妒忌、恶疾、口舌、盗窃。只要女方符合这七条之一句话,休她没商量。现在郭皇后已经符合了妒忌、无子这两条,绝对能将她扫地出门。第二,废后不比平常老百姓休妻,动静太大。请皇帝提前颁布一道圣旨,不接御史台的奏章公文,让他们无处申冤活活憋死,以减少不必要争执。第三,给郭皇后一个体面的理由。请以皇后的名义发布一道圣旨,说皇后十多年未生一子,愧对大宋王朝,请求皈依道教,与青灯古观为伴。这样一来皇帝的废后,就变成皇后引咎辞职了。

    所以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皇帝突然颁布诏书,宣称:“郭氏因无子,自愿入道,特封为净妃法号冲妙仙师(后改名冲静元师),移居长宁宫。”此消息一出,朝野震惊,言官们更是大怒。在御史中臣孔道辅的带领下,那时还是低阶官员的范仲淹等言官一起来到皇帝的寝宫,纷纷上疏求情希望皇帝收回成命网开一面。然而决绝的皇帝根本不听言官们的诉求,他下令把孔道辅、范仲淹等人驱逐出京,贬官外放。同时宋仁宗还三令五申,宰相吕夷简也同意废后的事情,有什么事情去找他别烦我!

    最终,这场废后风波折腾了近半年,在贬罚了数个直言进谏的大臣在吕夷简的全力背锅下,皇帝终于排除万难废除了郭氏。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因打了皇帝一巴掌,郭皇后被贬为庶人,打入冷宫。两年后,景祐二年(1035年)十二月,郭氏在长宁宫内郁郁而终死因不明,享年23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